“諸卿,自萬曆四十四年老奴於赫圖阿拉稱“汗”至今,曆時二十四載有餘,期間殺傷我大明軍民眾多,虜獲我大明子民財物難以計數,其對我大明造成之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加之我大明北境流賊肆虐,內憂外患之下,致使我大明江山社稷幾有傾覆之危!
幸得我皇明有無數奮起之士,以忠誠無畏之氣概前赴後繼、慨然赴死,以赤血與勇敢蕩滌群醜,終致跳梁覆滅、群寇煙消!
在座諸卿亦是各安己任,為剿賊平虜殫精竭慮、盡獻其能,此般為國之心盡皆入朕之目。
諸卿,現今四海平定、屑小伏誅,我皇明子民再無動蕩亡命之憂,那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富民強國、重建大明。
朕有信心與諸卿同心勠力,創設遠超漢唐盛世之嶄新大明,恢複我中華昔日四海臣服之榮光!諸卿可願與朕同行?!”
“臣等願附驥尾,追隨聖上建此盛世!”
以文華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溫體仁為首的一眾文臣盡皆莊嚴肅立,齊齊躬身拱手施禮高聲和道。
“善!諸卿且坐!”
朱由檢微笑著吩咐道,眾臣再次施禮後紛紛落座。
“今日乃是新內閣成立後諸卿首次齊聚一堂,新人新氣象,舊事已已,今後大明能否呈現一番嶄新氣象,皆看諸卿如何施政治國了。
望諸卿於國事民情之上大膽建言獻策,凡是利國利民之策,皆可謀之施之,反之亦然!
朕並非昏庸之人,諸卿不必擔心有長於謀國、短於謀身之禍,朕自問尚能明辨是非,隻要利國利民之舉,朕不會因其言行過分而罪人,還望諸卿謹記!”
諸臣再次起身口稱遵旨,朱由檢笑著擺手讓大家坐下,隨後繼續開口道:“今日議事主題之首便是重農。
自朕登基之初至今,天氣時現反常之兆。尤其是江北之境,數省連續幹旱少雨,又或是旬日間連降暴雨,致使數千萬頃田地所獲甚微,致無數黎民五可食之口糧,如此極端之氣象極為罕有,此亦為前數年流賊四起之所依仗也,而其中既有天災所致,亦有人禍之為!
現今流賊既滅,各地官府大興屯田安民、興修水利之策,再加上行之有效移民之策,北境數千萬之黎民終獲喘息之機,但此等諸般策略隻是開端,若要大明境內長治久安,重農之策須事事處處放於首要位置!
前番有鬆江府知華亭縣知縣李釜源進獻《地圖綜要》數十冊,朕覽畢讚歎不覺,其於我大明各行省地理、水利、江防、海防等諸事記述之詳,令人歎為觀止,其著作者吳學儼、朱紹本、朱國幹、朱國達等人學識之淵博亦是讓人激賞不已,而其中有一語最是令朕讚賞。
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越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
諸卿皆知,此言絕非虛妄,湖廣自世宗起便漸為我大明重要糧食產地,因其所產米糧繁盛,故江南之地現今亦多食其糧,而以自身之良田改植桑木,以求獲取更多銀錢。”
在朱由檢原先的認知當中,原本以為湖廣熟、天下足這句民諺是在清代才流傳開的,在接到李釜源進獻的《地圖綜要》後這才知道,這句後世廣為人知的諺語竟然出現在了自己所在的時期。
不過這句民諺出現在這本書冊中,更多的帶有希望引起皇帝和朝廷重視的因素在裏麵,因為湖廣雖然豐產,但尚未得到大規模的徹底開發,還有大批的荒田被遮蓋在雜草水澤之中,若想使其變成良田,除了動用國家之力外,任何個人在這方麵的努力,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