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南京城還有數裏地時,盧象升吩咐停車,隨後在隨從的服侍下換上官服,一名護衛牽過五明驥,盧象升搬鞍認凳跨上戰馬,隨員們打起全套欽差儀仗,護衛們騎馬隨扈四周,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南京城進發。
從南京碼頭雇來的十餘輛馬車車夫們,目瞪口呆的看著迤邐而去的一行隊伍,心裏既感驚異又覺興奮,沒想到自己這輩子居然能有幸能運了一回朝廷大老爺。
話說,這些大老爺們不都是坐著八抬大轎嗎?這位大官怎地與商賈一般乘坐馬車呢?
這也太不氣派了。
盡管盧象升素來低調,但他並不是不知變通之人。
在這裏打出儀仗,為的就是不被南京官員們誤認為他是故意便裝暗訪、存心來找茬的。
果然,老遠便看到欽差儀仗後,把守聚寶門的兵卒立刻分出兩人趕了過來,在問清楚是哪位上差之後,兩人立刻一路狂奔回到城門處,帶隊值哨的隊正立刻牽過一匹馬來,打馬向城內疾馳而去。
盧象升吩咐隊伍放慢速度緩步前行,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左右的工夫,江蘇巡撫趙之用帶著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南京知府馮友明及其他主官急急忙忙地趕到聚寶門外,迎候盧象升的到來。
年過四旬的馮友明原為工部都水司員外郎,因為幾年來一直奔忙於大明受災諸省,指揮和親身參與到了各地開荒拓田、興修水利的浩大工程中去,並且功勞卓著,所以被超擢為了南京知府一職。
與馮友明情況相似的就是現任江蘇巡撫趙之用了。
作為從平涼府知府一下子被拔擢為一省巡撫大員的趙之用,其行事風格實屬大明官場中的另類。
其實按照關係來說,趙之用與馮友明是頗有淵源的,兩人在工部雖然共事很短,但也是彼此相熟,並且兩個人的處事風格極為形似,都是踏實肯幹的那種。
趙之用在任平涼知府前,曾在工部帶過七年,最後是從營繕司郎中的位置被調到了陝西平涼府。
趙之用到任後,在感懷聖恩的同時,繼續保持了低調樸實的作風。
他帶著隨從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跑遍了下轄大部分州縣,了解當地情況並指導當地修繕和維護各地水利設施,以確保這些設施在灌溉農田後,還能有效地預防雨季帶來的水患。
不過趙之用最近一段時間也正在為傳聞中的新政已是頭疼不已。
自從這個消息傳開後,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每天都會有致仕官紳、勢力極大的士紳大戶們找上門來,以各種軟硬不同的方式對他進行施壓,逼迫他上本朝廷停止這項新政的出台。
這些紛亂複雜的人事關係,讓習慣務實、不喜應酬、性格溫厚的趙之用厭煩不已。
但因為這些來到衙門的各色人等,每一個人後麵都是牽扯著無數的情麵關係,身在官場的趙之用還不能輕易得罪他們,每次還得好言相勸,表示出同情和理解之意,直至對方離去為止。
就在趙之用感到身心俱疲之際,忽然接到衙差來報,說是有欽差已至城外,趙之用稍微一琢磨後頓時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