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軍機處的幾位軍機大臣也都站在了賈珂的一邊,畢竟他們也是知道邊關的情況。讓手下的士兵自己找點兒吃的,總比他們鬧餉要好得多。
於是在邊關就形成了一個慣例,所有出關的商人都必須交納一筆過關費,而且這個趨勢不但在宣府,遼東兩鎮存在,甚至開始慢慢的向整個九邊蔓延。
這其中說實話都是有賈珂的暗示,否則的話,那些邊關的大將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得罪這些商幫的老大。
這一下讓這些出關做生意的商人怨聲載道,最後他們一打聽。才知道事情,是因為朝廷不向這些邊關將士撥放軍餉,這些邊關的精兵也隻能自己找飯吃。
特別是這一次短缺銀兩的原因是,300萬兩白銀莫名其妙的就不見了。
能在商幫中執掌一方的都是人精,這點小把戲哪裏能瞞得過這些每天你爾虞我詐的大佬。
於是商人們對朝廷和皇帝這一舉措開始表示不滿起來,他們這一次又通過自己在朝廷上的代言人,像皇帝上折子要求給邊關將士發放足額軍餉,口號說的很好,不能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賈珂看到這些奏折之後,笑得眼睛都睜不開了。這一次他沒有扣留,而是直接想把這些奏折一股腦的送到皇帝麵前,他要讓皇帝看一看他得罪了多少人,讓他自己解決這些人。
但是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劉昱,卻不同意賈珂的意見,他知道這些帖子一旦送到皇帝麵前,皇帝就會左右為難。實在是處理不好,不處理也不行,因此他主張直接把這些奏折全部扣在軍機處,最後把這些意見總結起來寫個條程遞給皇帝就是了。
雖然賈珂是軍機處領班大臣,但畢竟寡不敵眾。在其他幾位大臣一力堅持下,賈珂也沒有做多少的抵抗直接就同意了。畢竟這不是什麼至關重要的事情,沒有必要再為此弄得本來就不平靜的朝堂,變的波濤洶湧。
其實他們就是不上奏,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
夏守忠這天把這些日子來的情況總結了一下,親自送到了皇帝的案前。這是夏守忠接管朝廷的暗衛之後的每日必做的事情,其中特別是關於賈珂的情報更是重中之重。
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情報中關於賈珂的消息卻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至於賈珂怎麼控製軍隊,怎麼下命令?賈珂的親信到底有哪些?而他們知道的情報,幾乎都是賈珂在宣府鎮的時候的情況。
至於賈珂現在的情況,暗衛根本就查不出一絲半點兒。
皇帝因為這件事已經是幾次發脾氣了,夏守忠也幾次督促手下,讓他們對賈珂嚴密監視,務必要把他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但是事情卻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不論暗衛怎麼用心都是無功而返。
夏守忠在這段日子明顯感覺到了,有另外一種力量在幹預著他對賈珂的探查。
那股力量十分的神秘,而且非常強大。他控製的朝廷暗衛,由於事情太多,不能集中在賈珂一個人身上。因此反過來卻處於劣勢。
那讓夏守忠也明白,賈珂手底下恐怕有一股專門保護自己情報的組織。
夏守忠這一次向皇上稟報的除了這件事,還有就是這些天來,天下三個最大的商幫聯合起來,向皇帝進諫的事情。這件事雖然沒有賈珂的問題嚴重,但是現在他們三個商幫一旦聯合起來,其攻勢也是十分凶猛而快捷的。
這些人的態度已經明顯表示出了對皇帝的不滿,而皇帝當政這些年來,這些商幫一直和皇帝平安相處,也是因為皇帝沒有觸犯到他們的利益。而現在皇帝停發軍餉,等於是間接觸犯了這些商幫。
特別是其中的晉商,這些人才是三大商幫中的領頭人物。他們不但把票號開到了全國各地,而且掌控著幾乎全國的茶葉來往,以及和邊關的貿易。
其他兩大商幫在行商的時候,很大一部分要靠著晉商的票號才能夠運轉。
否則的話,他們必須帶著大量的銀兩在全國亂竄,一旦這樣不但不安全,而且耗費時日。等他們到了目的地,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這一次晉商領頭,其他兩大商幫也跟著搖旗呐喊。一定要讓皇上開內庫把邊關的糧餉補齊。
因為哪些邊關的大頭兵不管你在朝廷上的勢力有多大?他們如果不收稅就要餓肚子,因此商幫的那些人拿這些大頭兵反而沒有任何的辦法。所以隻能把火力全集中到皇帝這一邊。
<
https:///book/58095/4960253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