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3)

我怔怔地看著石錘,卻恍恍惚惚想起昨夜之夢,夢中景象奇詭又令人迷醉,歡愉放縱,似乎已窮盡我一生所求,醒來卻隻令我狂怒絕望,忽地想不起甘允來尋我何事,隻抬頭訝然看著他。甘允臉色微變,道:“主公也不必太過憂心,隻是小小失利,大將軍定能重整旗鼓,為四萬將士報了此仇。”

我聽他提起張遠來,順口道:“大將軍現下如何?”

甘允道:“大將軍得報之後,便請我來報於主公知曉,自己即刻召集了所有將領更改部署策略。大將軍說,眼下忙於布署,待戰事結束自會來向主公請罪。”

我默默無言,一時想著書案上美倫美奐的筆法,一時又想起亞父離我而去的決然神情,腦中一片混亂。

甘允忙又接道:“那顏機不過有些出人意料的詭計,略占了先機,但戰事才剛剛開始,大將軍剛柔並濟,集勇猛與心細於一身,定能扭轉戰局。主公千萬不要怪罪大將軍,否則他本來自責,主公若又怪他,他難免思慮過重,束縛了手腳,說不定會影響日後作戰,畢竟戰事還長。”

原來他怕我責罰張遠。我搖一搖頭,道:“你多寬慰大將軍,一時失利不是大事,叫他不必有顧慮,也不必太過自責。”

甘允微一沉吟,低聲道:“主公若能親自去開慰大將軍,多與他親近,則遠勝我的千言萬語。”

我想著案上那毫無煙火氣的字跡,便順著甘允應道:“好。”

我站在白梅樹下,環顧這座空曠的太守府邸。

詩魔太守顧悼曾在此居住,相傳這棵白梅便是他親手所栽。顧悼因詩入魔,嘔血吟詩而死,後人由此稱他為“詩魔”。

不知為何,我卻頗豔羨此類一心一意之人。窮其一生,隻做一事,並非人人都能做到。

一心一意……書家……好字……石明的石錘……亞父已走……隻剩大將軍……不……我還有耿無思……浮橋……到底如何在奔湧的河麵之上建立浮橋……我幾乎得到諸葛連弩……鐵壺中的鐵牡丹倒是別有一番風華……太初先生究竟如何才能寫出那樣的好字……蕭芒……蕭芒……一把金弦弓連起你我二人……或許我的下場還不如蕭芒……杜詵……我實在對不住你……四弟究竟意欲何為……我是否該請伯父好好替他把脈……五妹是否果然對他有情……郭靈……你在地下過得如何……

一朵白梅忽地落下,擦過我的眼睫,我略略一驚。

相傳顧悼癡戀其姑母,姑母死後,他改名為“悼”,從此隻作悼念之詩。情是逆倫之情,詩卻是好詩。我決不可與顧悼一般,陷入不倫之思。

我振一振衣,正要吩咐親衛去傳大將軍,程進走上前來道:“主公,太初先生送來名帖。”

我站在山巔的巨鬆之下,舉目盼望太初先生出現。

楊凝式的字傳世極少,太初先生竟有他的真跡,無論如何我都要親眼一觀,才算是此生無憾。

過不多時,便見一行人自小路緩慢上山。

最前方一個童子,執一行爐,爐身如冰似玉,顯見是上等器物,正嫋嫋冒出煙氣,幽香襲來。

其後又有兩名童子,一人執暖瓶,一人托著碗盞等物。

另有一名童子,懷抱一幅卷軸。我的眼前瞬時一亮。

太初先生未欺我,果有楊凝式的法帖。

太初先生行在最末,遙遙向我點首示意。

我迎下坡去,向他扠手一禮。他不慌不忙,仍是從容走到我身邊,這才攜了我手臂,道:“此是楊風子難得真跡,我苦尋三十年方得。你我須澄心靜氣,一洗俗塵,才不致唐突此神仙筆跡。”

我點頭稱是。

太初先生令童子覓一平整青石,將暖瓶中茶水倒出兩盞,與我分飲,又攜我站到熏香煙氣之中,過得片刻,方展顏笑道:“可矣!”

我心中雀躍,看著兩名童子緩緩展開卷軸,心中隻想:“何其有幸竟能識得太初先生!今日之後我筆法定能更上一層樓。”

法帖展開,我隻覺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上次見到太初先生的字,我尚能讚歎感慨一番,如今麵對這幅楊凝式的手跡,除了“神仙筆法”這四個字,我再也想不出任何一字的慨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