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話說吳遼和亞侍的第一局花式「井字遊戲」對決,在折騰了許久之後,總算是開始了。這一次的對決,雙方使用的模式是丟骰子比大小,點數大的一方就可以走一步的模式。換句話說,如果某一方一開始就連贏三局的話,那麼就直接勝利了,根本不需要折騰其它的事情。吳遼和亞侍使用了兩種不同的骰子,吳遼使用的是三個十四麵的,如同「石博煢」一類的骰子,其中有十二個麵是數字,一到十二,另外兩個麵則分別是「無」和「MAX」,而亞侍使用的則是三個六麵的骰子。
首先,由吳遼先行鄭點,他有五次機會,最終結果以這五次當中的最大值為準。鄭骰子的行動將在吳遼麵前緩緩升起的一張台子上麵的一個大碗裏麵進行,而不是像先前的拋硬幣一樣直接丟到地麵上。
順帶一提,如果鄭骰子的時候,有骰子掉出碗外的話,那麼這一次也會被強製判定為無點的。所以一定不能丟的太大力,不然飛出碗外的這種結果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還有就是如果把碗給打碎了的話,這一次也一樣會被判定為無點。簡單來說,碗必需是完整的,並且三個骰子也必需都在碗裏,這樣才會進行正常的算點。
再順帶一提,骰子在丟進碗裏的時候,必需要經過「滾動」才可以算數,如果說骰子被丟進碗裏之後,沒有任何的轉動,而是直接「啪」的一下就停住了,那這一次的鄭點一樣也會被判定為無點的。
這些規則,係統提示裏都是有寫的,吳遼也看了個大概,也基本都是明白的。另外還有一些其它的看起來讓人覺得很好笑,但是又確實可能發生的情況的說明,這裏就不贅述了,等真的發生了再說也不遲!
隨後,吳遼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了他的第一鄭!
Duang……
Duang……
Duang……
由吳遼鄭出的三個十四麵骰子在碗裏互相碰撞著,發出了如同加特技一般的相聲。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個十四麵骰子的轉動速度也越來越慢,碰撞的激烈程度也越來越低,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由於一種被稱之為「動能消耗」的原理。動能被不斷的消耗,而沒有進行任何形式上的補充,自然就會越來越慢,一直到最後緩緩停下為止。
而此時一言不發的吳遼,最開始的時候所想的事情就是——可千萬別彈到碗外麵去啊!要是彈到碗外麵去的話,那可就算是無點了。雖然有五次機會,失去一次機會並不算是什麼致命的問題,但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就算第一次不給個什麼大點,那也別弄個無點啊!如果開局就無點的話,這合適嗎?這合理嗎?這河裏嗎?
Duang……
Duang……
又進行了一段不算激烈的碰撞之後,終於有一個骰子停了下來,這個十四麵的骰子位於正上方的一麵上寫著的是3點!
Duang……
隨後,第二個骰子停了下來,而這個十四麵的骰子位於正上方的一麵上寫著的是7點!
Duang……
最後一個骰子,在幾秒之後也停了下來。
最終結果出現,由吳遼鄭出的三個十四麵的骰子分別是3點,7點,以及11點,這三個點數沒有相連出現順子的情況,也沒有兩個相同的點數,所以按照計算規則,其最終得點取最大值11點!需要注意的是,這個11點是十六進製的11點,而不是十進製的十一點,所以是要比六麵骰子丟出兩個1點而得到的11點要小的!當然,這麼小的點數,一般也不會是最後的得點的。
這個結果,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起碼有點數,沒有丟出無,也沒有把骰子丟出碗而導致無點,吳遼也沒多想,也沒說什麼,便從碗裏拿起那三個十四麵的骰子,開始了他的第二鄭。
Duang……
Duang……
Duang……
第二鄭,也沒有發生骰子掉出碗的情況,三個十四麵骰子正常的在碗裏互相碰撞著,繼續發出了如同加特技一般的相聲。依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個十四麵骰子的轉動速度也越來越慢,碰撞的激烈程度也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