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前麵說了,泥鰍這個東西,並不太好捉,不是所有的勞動人民都適合做這種事情,蠻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人多,效率也未必能出來;
三.出於“商業機密”考慮,老百姓並不知道政府大張旗鼓的搞這些泥鰍運動作甚,意義何在,因此抵觸情緒很濃烈,情緒不高,自然就會影響效率,情緒不高,自然就會琢磨點別的事情來排解鬱悶,於是,某些潛伏於民間的情報人員,便開始宣傳泥鰍的“醫療作用”,說什麼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功效之類的,煞有介事,老百姓嘛,文化水平有限(約等於沒有),雖然不是很多詞都能聽得懂,可是,“養腎生精”四個字還是能理解的,於是,一時間腦洞大開,再結合張悌子嗣不是很興旺(都三十歲了,才一個孩子,還年紀尚小),於是,都不用情報人員暗中推波助瀾,各種武陵太守“不行”的段子在民間風起雲湧,連紅杏出牆的事跡都出來了,弄得太守府邸的下人(男)招聘工作崗位突然很吃香。於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堅信,此種繁重的勞作,隻是為了讓太守大人強身健體繁衍後代,不然,為何如此奇葩的行為卻沒有任何的解釋呢?分明是羞於啟齒,難言之隱(天地良心,真的隻是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憤懣之下,對領導的不滿指數直線上升。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則是:張悌既不讓馬兒吃草還要讓馬兒狂奔不止(也是因為手頭沒錢),所以,一直再讓人民群眾發揚精神,加班加點的工作。
加班?可以啊,給我十萬錢,加班加到死,給我一萬錢,我能死領導前頭,給我五千錢,領導說什麼都是對的,給我1000錢,領導綠帽子滿天飛(當然,綠帽子這個詞到了唐朝時期才有那方麵的意思),一分錢不給講熱愛將奉獻,講兄弟情義?張悌!我是你爸爸!
……
在金錢的壓力之下,在高利貸的緊逼之下,有些喘不過氣來的張悌,距離曾經的風正清廉越來越遠,下屬們的欺下瞞上(在一些人的暗示之下,發現打著領導的旗號可以從中牟取不少好處啊,比如你不想去抓泥鰍?好啊,意思意思吧)更是讓他完全無法體察到真正的民情,不知道自己背後已經被罵成什麼樣子了,他所能看到的,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榮”景象。
武陵人民,好樣的!張悌感動的想。
……
南郡,州牧大人王迪的府邸。
“張悌居然搞得整個武陵民怨沸騰?就是因為這道泥鰍鑽豆腐?”
看著坐在對麵姹紫嫣紅的羅氏女,王迪咂摸著嘴裏淡淡的餘香,心神一蕩,嘴上有些詫異,心中想的卻是:以前那些什麼療效都是虛張聲勢,不過這泥鰍嘛,好像確實不錯,管他是不是心理作用,嗯,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當然,詫異也不全然是裝出來的,白送了十幾家企業,表麵是賠本買賣,其實不然,成本靠著戰前那段時間的盈利早就回來了,現在,低迷期啊,還要養著一幫人,其實已經是勉強維持了,全都甩給了張悌,足可以將你往破產的邊緣再推一把!現在好了,接盤了一大堆賠錢企業,老百姓也被搞得民怨沸騰(意外收獲),如果再從中搞點別的事情出來的話,也許……想到這裏,王迪不禁壞笑起來。
“子均又再想些什麼?!好不正經!”看著一臉猥瑣的王迪,對麵麵色紅潤的羅氏女有些慍怒。
呃……我想什麼了?這裏麵是不是對我有什麼誤會啊,還是我想歪了。
“但是,如果那張悌當真研究出了這道美味,扭虧為盈(和王迪學的新詞彙)又當如何?”有些羞澀的羅氏女換了一個正經的話題。
“研究這個出來?怎麼可能!”王迪笑了。
“有何不可?總會嚐試成功的,子均這不就是連續吃了好幾日了嗎?”羅氏女反駁道。
沒錯,是吃了好幾日,當初也是突發奇想,回憶起了前世在某本書上看到的這個傳說中的名菜,但是,王蕃嚐試了多種和張悌差不多的辦法,都沒達到預想中的結果,甚至運氣很差的連兩條都沒有。所以……
“這是子均待熟了之後插進去的。”王迪淡淡的說道。
“你?!”羅氏女杏眼圓睜。
“這有什麼?”王迪很是無所謂的一攤手:“失敗了那麼多次傳出去多丟人,我不要臉的嗎?不然為何隻能自己悶在家裏吃,從來不敢拿出去炫耀。”
“也隻能騙騙張悌這種走投無路的人吧。”羅氏女冷冷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