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旅途(1 / 2)

十多後,大石橋村的西瓜基本上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尾瓜,質量不好,價錢也低,所以村裏就沒再組織果蔬公司前來大規模的采購。

不過種植戶們並不打算丟棄,在他們看來,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哪怕最後隻有皮球大,也得撿回去再,再不濟也能喂一下豬或者雞鴨鵝之類的畜生。

李中山和黃國勇最近的心情就不錯,甚至用“興奮”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種植戶們的錢都掙到手了。雖然到後來瓜的價格略有下降,但整體來,每戶基本上都能賣個兩萬元左右,最差的像馬冬梅家也有掙了一萬七八,多的話還有兩萬五以上的,但這些人都是進城賣瓜的人,多一些收入也是理所當然。

六月底的時間,意味著二零一六年才剛剛過去一半,對於貧困戶們來,每戶人家能有將近兩萬元的收入,脫貧基本上是十拿九穩了,所以李中山和黃國勇心情才一片大好,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年底大石橋村就能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此時距李中山到達大石橋村還不到一年,他覺得能有此成績既有他和村委幾人的堅持努力,也有不少運氣的成分。

不過黃國勇卻不這麼看,他認為種瓜能成功是時地利人和的必然結果,時是指風調雨順,沒有水災,地利是指河灘上適合種瓜,人和是指技術指導的好,種植戶們也肯用心學,所以最後能成功就沒什麼奇怪的。

而且地利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平常的西瓜地,種一兩年西瓜,之後就不適合再種瓜了,因為有病蟲害的存在,連年種瓜的話容易導致減產。但大石橋村的河灘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假如七八月份的洪水能如期到來,到時把河灘一淹,環境一變,蟲卵或者成蟲就會死掉,之後就又能繼續種瓜。

由於第一批種瓜的都是貧困戶,其他不少村民看到種瓜確實掙錢了,就紛紛向村委表示,來年也要一起種西瓜,還有的貧困戶表示來年要擴大種植規模,對此,村委無不表示歡迎,因為脫貧隻代表剛剛解決溫飽,還遠遠稱不上富裕,而大石橋村要想追上其他富村,任務還很艱巨,而且大石橋村的河灘還有很多,能種西瓜的河灘有將近一千畝,夠不少農戶承包的了。

在六月底的一,為慶祝種瓜項目取得圓滿成功,經任雅的提議,李中山和黃國勇同意休幾年假一起去江南的一個旅遊城市遊玩,不過讓李中山沒想到的是,黃國勇竟然打算帶一個女孩一起去,對此李中山當然沒有理由反對。

但當一見到那女孩時,李中山當場一愣,因為那女孩是鄉農技站的姑娘,李中山當初去拜訪過她,不過他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熱情開朗的姑娘身上。

姑娘名叫伍悅,與黃國勇確立關係快有兩個月了。而村委幾人了解之後也是將此事傳為美談,因為自從黃國勇到大石橋村以後,李中山就將聯係農技站這一塊的工作都交給他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兩人一來二去之後竟然暗生情愫,還瞞過了所有人。

不過這也算是兩人的緣分,因為即使黃國勇不調到大石橋村,他也要在鄉農技站與伍悅共事,那樣的話不定兩人會進展的更快。

在任雅安排好行程之後不久,四人就一起出發了,他們準備乘坐火車臥鋪。

對於旅途中的花費,幾人打算最後一起均攤,不過黃國勇卻又給幾人的旅行添了一筆“補貼”。

這筆“補貼”是黃國勇賣瓜得來的,當初他為了指導村民種瓜,特意種了兩分西瓜,瓜熟之後,除了一部分用於品嚐和推廣之外,剩下的西瓜還賣了一千六百多塊錢,這筆錢也算是他的勞動所得,但他卻執意用在旅途之中。

在火車上,李中山一行四人一邊聊一邊吃著零食,時不時地還看起窗外的風景,沒多久,任雅和伍悅各自玩起了手機,而黃國勇卻和李中山討論起了村裏的事。

黃國勇道“山哥,關於咱們村的農產品,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