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西牌樓改造方案(1 / 2)

等什麼都規弄好,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這邊其實什麼都挺好的,就是有能做飯有點麻煩,邊上就有菜市,可是隻能眼巴巴的去找飯店。

不過也有好處,就是廁所是私用的,而不用像其他院子那樣跑出去找公廁。

這會兒私人開的飯館大都是小館子,但是用材是絕對的地道,價格也不貴,而且味道也好。

兩個丫頭一中一晚就被征服了,感覺不在家裏做飯也挺好的,又方便又好吃,可選種類還足夠多。

有個老饕有句話說,家常的才是最好的,這話真的沒錯。家常味道是最能吸引和打動胃的。吃並不是什麼貴,什麼稀有,什麼流行。

吃就是你個人胃裏需要填東西,針對的也隻是你自己,自己感覺好吃舒服就行了。

合不合味口,喜不喜歡,這都是極其私人的事情,別人無法代替也感覺不到。

但是就是有很多人相當奇怪,穿什麼用什麼要和別人比,要趕潮流趕時髦,吃的他也比,也要去趕上時髦,這真的是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都說鮑魚龍蝦好,賣的超貴,可是我不喜歡啊,就討厭那個味道,它在我眼裏一文不值,怎麼了?

吃牛排非得學著人家吃五分熟三分熟的,拉一刀嗞一臉血真的舒服嗎?你的胃就不翻滾?

這就叫花錢買罪受。關健是你還得有那個錢。

麵子這個東西真的不是別人給的,得自己賺,二馬和一億蹲在大街邊上吃烤地瓜誰敢說不好了?

要比你得比收入,比社會地位,比人品。

人家一個月收入幾萬十幾萬,買個哎喲喂算正常消費,你掙多少?拉那個硬是圖個什麼呢?

擁有財富的人買個什麼奢侈品那才叫時尚,你省吃儉用勒著肚皮買回來也隻是叫人瞧不起在背後議論而已,並不是你就升華了成了有錢人。

好像隨著不斷的發展這個社會越來越浮燥,人們的各種感觀變得特別不可思議起來。

……

院子裏很快就填滿了人。

報紙廣告在這個時代還是相當有效果的,而且京城各路人馬也多,求職者每天烏泱泱的到處奔走。

張彥明並沒有要求什麼學曆什麼工作經驗這些,也用不著,專業的人員也不是這個渠道能找得到的。

招過來的人暫時來說也就是處理處理文檔,接接電話跑跑腿什麼的。

張雨已經從單位辭職過來,還找過來一個同學,也是在某單位做財會的,加上新招來的五六個人,暫時人員就夠用了。

海甸和宛平的投資合同很快也進行了簽署,兩邊一共三個項目七塊地皮。

張彥明這邊已經把第一期土地款撥了過去,然後就是等著政府這邊拆遷通平然後接管土地,這中間的時間就是用來規劃設計。

項目所有的資金都是按股份比例三方一起出的,這方麵張彥明可不會犯任何錯,也不會大包大攬。不管是什麼樣的關係,錢財上都必須一清二楚才好,否則就全是隱患。

另一邊,投資部已經按著張彥明安排去了各地買地建廣告牌,開始正式運營。

所有人員都將在這邊院子整理修複好以後遷到京城這邊來。

張彥明讓仙媛去注冊了一家新公司,把投資部從楓城實業剝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