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關於經營的那些問題(1 / 2)

“今晚弄好,明天弄裏麵。這個等水泥幹透了再勾容易兩層皮,到時候脫落了再修更麻煩。沒事兒,快完事了。”

“你徒弟呢?怎麼不讓他們弄?”

“都是年輕人,對像什麼的都等著呢,我一個糟老頭子也不著急回去。也不累,這活就是慢點。”

“這個時間久了會不會粉?”

“不會,比石灰好用,就是現在弄成本太高,劃不來了。這東西幹了硬著呢。”

和老師傅說了幾句,怕影響他工作耽誤人家回家,張彥明把煙留下回了院子裏。

裏麵倒座房的門都拆完了,磚還沒砌,估計是因為勾縫的問題。裏麵已經收拾幹淨,整個隔牆還有後來弄的東西這會兒都拆除了,隻保留了房頂。

張彥明過去看了一眼,房頂是用角鋼焊的人字梁搭起來的,想著明天問問老師傅能不能換成木頭。不過到是也無所謂,反正弄好了也看不見,刷層油漆一樣用的久。

其實在建築裏,像房梁這種東西,感覺上肯定是角鋼更結實,但事實上木頭比角鋼持久多了,可以用上百年,角鋼那會兒早就鏽爛完了。

進了二門,孫紅葉和仙媛坐在樹下麵的石凳上說話,幾間臥房都是房門大開,空調主機嗡嗡的響著。

這個時候國內空調業還是春蘭一家獨大,張永光買的也是春蘭的。

張彥明看著主機搖了搖頭,一手好牌呀,結果最後被打成了一鍋粥,後來人誰還知道春蘭是個什麼?

春蘭的話事人其實也是個倒黴催的,在這個黃金年代能把一家如此巨型的企業給做垮了,這算不算是一種能力?完全的賣方市場啊。

在九十年代末,國內開始流行多元化經營,其實就是企業掙著錢了,然後看別人幹什麼都眼紅,都想去插一腳,恨不能把所有的掙錢的買賣全做了讓別人去死,把天下的錢全賺光。

在這種思維下,在眾多企業蒙著眼睛到處伸手的大形勢下,春蘭也邁出了多元化的步伐,也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但和其他企業不同,春蘭是投什麼虧什麼幹什麼敗什麼,也不知道他怎麼就選的那麼準,怎麼就經營的這麼慘,簡直就是超能力附體了。

而且打野又不守塔,撿了芝麻就丟西瓜,最後連空調和摩托車市場都崩了。

獨霸國內市場幾十年的老牌子空調,像一匹黑馬一樣出世就驚豔全國被人追捧的春蘭虎春蘭豹,一夜之間消聲匿跡,從此江湖是路人。

“在那感慨什麼呢?盯著個主機看了半天了。”孫紅葉過來捅了張彥明一下。

“啊?哦,想點事兒,沒事兒。”

“想什麼?”

“經營上的一些事,關於公司管理這塊。”

“看你表情絕對不是,騙子。”

“真的,這個我騙你幹什麼?我看到這台空調就想到了現在國內瘋狂的多元化發展模式,還有不切實際盲目拚命增加體量的擴張模式。”

“這兩種模式怎麼了?公司多元化發展不對嗎?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老話呀。還有擴張,我感覺擴張是好事啊,企業大了競爭力才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