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我可不敢這麼說(1 / 2)

……

鴻雁,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幹,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酒喝幹,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張彥明唱了一小段鴻雁。

蒙古民歌的特點就是平和,平緩,空靈,沒有太大的曲折波動,但卻另有一種蕩氣回腸的味道在裏麵,充滿了情感,讓每一個人聽到的人都會不知不覺的沉浸進去。

殷老師摸著下巴看向王老師,皺起了眉頭。

張彥明吸了口氣又唱:這裏的山路十八彎,這裏的水路九連環,這裏的山歌排對排,這裏的山歌串對串,十八彎,彎出了土家人的金銀寨,九連環,連出了土家人的珠寶灘。

看著還在思考的兩個老頭,張彥明笑著說:“還有藏族歌曲,南詔地區少數民族的山歌小調,巴地的江上號子,蒙古的呼麥馬頭琴,您們說說,能劃分到哪類唱法裏?”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王老師問了一句。

“我閑著啊,沒事兒就東走走西看看,咱們國內基本上我都轉過,美食和音樂是各個地方最具特色的東西,我肯定要欣賞品嚐一下。”

也不算撒謊,在夢境中確實他到處都走過看過生活過,這會兒也沒有人會閑的沒事去調查他講話的真假。

“我也好想到處去看看。”朱麗有點羨慕,眼晴裏全是小星星。

“哼哼,欣賞有個屁用,還不是不識譜。”殷老師懟了一句,把張彥明直接懟牆上去了。

“這些,應該也可以歸類到通俗裏麵去吧?”王老師猶豫了一下問殷老師。

“不準確。”張彥明接過話把:“唱這些歌的人,裏麵一大部分都沒學過音樂知識,是完全祖祖輩輩喊出來的調子唱腔,是純自然的。

通俗就是流行,準確的說,應該叫流行唱法,不拘泥於任何一種唱法理論,也沒有自己的特性特色,但是這些地方民族的歌曲大都不是太流行,有著明顯的完完全全的地域特色。”

殷老師想了想問王老師:“張千的走進高原是不是就是屬於小張說的這種?”

走進高原是這個世界裏一首歌唱漢藏友誼的歌曲,是這個世界音樂人獻給高原公路修建者的一首歌,不過地域特點並不算太明顯。

張彥明在一邊翻找了一下,把這首歌找出來聽了一下,不如青康藏高原的藏味那麼濃,不過也算是一首好歌。

“怎麼樣?”王老師問。

“還行,就是,烏斯藏的風格不太夠。我個人感覺啊,不是評論。這個可以算是流行歌曲,達不到原生態的標準。差點味道。”

“你感覺的地域性特征是什麼?你說說。”殷老師來了興趣。

“我也說不好,我感覺,咱們國家從北向南,從遼闊到大山大江地區,再到高原地區,音樂的特點就是隨著地形地勢自然環境來的。

北方地域寬廣平緩,音樂就是悠揚,深沉,大江大山地區就是激昂,不屈不撓的抗爭,而到高原地區就是高亢嘹亮。

這也和各地過去的信息傳遞方式有關,山區需要喊,草原需要傳的遠,而高原地區缺氧,需要穿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