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生意火爆(1 / 2)

夜色安祥,不管這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何快速發展,但在這一片老城區的夜色裏卻一點也感覺不到那種沸騰的工業氣息。

門前的大馬路上還有些車流,轉到後麵就安靜了下來。

樹影婆娑月色彌散輕風帶著暑意拂過,給悶熱的京城一隅帶來一絲清爽。

胡同裏罕有人跡,人家的燈光被磚牆隔擋,隱隱約約的人聲偶爾傳出來隨著夜風消散。

一直走到海子北沿這邊才看到行人多起來,路兩邊的各種小店放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把路麵和湖麵照得一片通明。

這就是過來找樂過夜生活的人群了。

在這半邊活動的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或者是在本地掙紮了一些年頭的人,遊客來這邊的比較少,一般都在東邊鑼鼓巷子。

生意很多,幹什麼的都有,不過還是以各類大小餐飲,小超市以及特色商店比較多些。總歸是想賺遊人的錢。

不管在哪裏,遊客的錢都是最好賺的,也隻有他們舍得花大把銀子買些莫名其妙的新鮮兒,本地人或者在本地打拚的人哪裏舍得。

國人的消費觀一向都是很奇怪的。

這些大把花錢的遊人回到他們的本地也一樣緊緊巴巴什麼也舍不得,就像絕大多數人勒了一年到頭過大年的時候都會變得異常大手大腳一樣。

這大概就是那種,來都來了的思維模式吧。

這邊最多的還是各類大小酒吧。

樹木和房屋把燈光遮擋的一塊一片的,音樂聲斷斷續續從哪裏飄出來,五色斑瀾的巷路上三五一群或者成雙結隊的年輕人放肆的說笑著。

幾個人在胡同口下車,司機自去後麵停車。

酒吧的位置很好,就在湖邊上,坐在屋子裏窗前就能看到外麵波光鱗鱗的水麵在燈影裏閃動。

柳樹的葉子在燈光中顯得格外的嫩綠。

湖對麵往西一百多米就是洪老板的新場子,他是老人,人手全,老客也多,開業的比這邊早,這會兒正是熱鬧的時候,站在這邊就能看到他那邊門口的人不少。

這會兒不管是海子周圍還是三裏莊,京城所有的夜店不管是酒吧歌廳舞廳還是歌舞廳都是門票製,先買票後進場,進場消費另算。

這會兒也已經有了KTV,不過和後來的歌廳歌城不一樣,都是大廳式的,有舞池,唱歌要上台,客人按點歌順序輪著來。

VOD點歌係統這時候還沒出現,都是鐳射光碟加投影的模式,或者是用三聯五聯DVD人工聯放。

總而言之在99年這會兒茶餐廳西式快餐廳酒吧歌廳舞廳迪吧之間的界線相當模糊,大多都是兼而有之的意思,關健還是看場地大小。

大部分的酒吧都不大,比較擁擠,在角落上圍出個小舞台,也不光是賣酒,還提供咖啡茶還有西式快餐。

甚至有些地方還可以炒菜。

像張彥明開的這個專業舞台的音樂酒吧在這個時候還是比較另類的,還有一種是不設舞台,隻有設備播放,提供圖書,安靜的聽歌看書喝茶喝咖啡聊天,這會兒也叫酒吧。

03年以後慢慢才有了具體的分類,市場細化,主要是消費群體多了,需求就上來了。

這時候很多場子都會弄些小刺激打打擦邊球的。比如各種另類的演出,鋼管舞人妖什麼的。針對荷爾蒙的生意都是賺錢的生意,永不落幕。

“這邊看著景色挺好,上鏡肯定漂亮。”

“咱們這個戲不需要太多的戶外鏡頭,拍一組往裏剪就行了,基本上也就是門口這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