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似乎並不受陰風的影響,已然慢悠悠地走著。
“莫急莫急,有貧道在,惡屍敢出現,貧道就叫它再做不得惡。”說著,拍了拍掛在腰間的葫蘆。
兩個農家漢這才發現那葫蘆正發著淡淡的黃光,單是看上一眼也覺得身上暖和了許多。兩人對那道士的態度立馬轉變,一掃之前的疑惑,暗想自己肉眼凡胎,這些時日都把寶貝當成破葫蘆,幸好沒有沉不住氣得罪道長。
到了村長家,道士受到了上賓款待,村長吩咐兩個農家漢子將村裏人聚到他家,女人、小孩、老人留在家裏,其他男的跟道士出去捉屍,分派完任務,眾人正熱血昂揚地等著道長帶路,卻聽道長說:
“諸位且慢,且慢。”他摸了摸胡子,慢悠悠地踱了幾步,一派高人的樣子。
“貧道看這山村之外黑霧繚繞,村內陰風陣陣,以貧道多年驅邪的經驗來看,這惡屍死時一定怨氣衝天,死後被埋在這荒野之中,想是埋得位置不好,倒方便了他吸收山陰之氣,而且這惡屍是有些念頭了,修為不淺,你們這麼貿貿然隨貧道進山,貧道不清楚這惡屍的實力,怕萬一有個意外,貧道一人分身乏術,顧不上你們啊。”
眾人聽了都覺得在理,村長問:“那該如何,請道長明示。”
道士道:“今晚就先由貧道一人進山,貧道有法術法寶傍身,邪物侵犯不得。待我找到那惡屍的巢穴,弄清它的招數,明日白天咱們再上山布陣,用陣法困死它,省時省力。”
村民一聽這道長是想一人獨闖虎穴,都對他的膽量與無私敬佩不已,紛紛誇讚他是仙人轉世,菩薩心腸、得道高人什麼的,誇得道士的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屋外韶華聽這道士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輕聲對將銘說道:“這道士看上去一副小人樣子,沒想到對惡屍的分析倒是準確,看來他也不是毫無用處。”
將銘道:“有沒有用要待會兒才能知道。”
又聽屋內那道士說:“深夜進山,頗為凶險,貧道須得幾樣細物在身,才敢進去啊。”他一副頗為慚愧的樣子。
有人喊道:“道長但說什麼細物,隻要我們有的,一定為道長找來!”
道士說:“這細物嘛,人人都有,就是不知你們可舍得。”
他這樣吊人胃口,倒讓耿直的莊稼漢子著急了。
“沒什麼舍不得的,隻要能將那惡屍除了,保我們村裏平安,還有什麼舍不得的,大家說是吧!”
眾人紛紛稱是。
道士抿唇一笑,“既然諸位如此爽快,那貧道也不客氣了,還請諸位湊幾錠金銀、幾串銅錢,讓貧道帶在身上。”
眾人一聽竟是要錢,原本嘈雜的屋子一時靜了下來。莊稼人地理刨食,一年到頭節衣縮食也存不下幾個錢,有人連金子長什麼樣也沒見過,更別說金錠子了。
村長頗為不好意思地說:“哎這個,道長啊,咱們村實在是窮啊,這個錢……”還未說完,便被道士打斷。
“我知道你們為難,不過本道也非貪圖錢財之人,隻是要幾個金銀傍身,待明日貧道從山裏回來,會換給你們的。”
他這麼一說,有些人就鬆了口氣,可有些人留了個心眼,問道:“道長說要用金銀驅邪傍身,可這金銀怎麼能驅邪呢?”他剛一說完,立馬就有人應和。
村長出來打圓場,“道長千萬別見怪,村裏人見識短,沒禮貌,不過也沒有壞心,就是想弄個清楚。”
道士表示理解,點著頭說道:“金銀之物產自地底,本就蘊含天地靈氣,又被製成錢經轉多人之手,沾上了人氣,也就有了辟邪的功效,隻不過此功效並不顯眼,隻能驅趕些孤魂野鬼,一般人也不知道這個法子,對付那惡屍卻是不頂用的。貧道借來,無非是想省些心力,讓那些孤魂野鬼近不了身無法搗亂,也好專心對付惡屍。”
韶華問將銘:“金銀真有這種功能?師父沒說過呢。”
將銘道:“花言巧語,也隻能騙騙無知凡人了。”
韶華了然,這道士無疑是個哄騙錢財的假道士了,隻是可憐那些村民被人騙了,不但除不了惡屍,還可能損失銀錢。
果聽屋內村長勸說大夥集資,不過村民確實沒錢,又是晚上臨時聚集,很多人身上都沒帶錢,林林總總也不過湊出來三個銀錠,十幾塊銀角還有兩串銅錢。
道士瞧著這寒酸的銀錢,臉上露出不愉之色,又怕別人看出來,趕緊換了張臉道:“這些雖少些,也差不多夠使了,等明早我回來,自己找我取回。”說完,抖了抖腰間的葫蘆,便在眾人的簇擁下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