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陌回到酒坊之後,又把孤兒院的資料翻出來看了看。
許是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大多都是帶有某種目的的,所以也總認為韓子嫣不可能隻是單純的開了一個孤兒院。
當然她之前私心覺得韓子嫣是為了自己的惡趣味,才開孤兒院這個原因更不成立。
韓子嫣今年二十歲,她在十五歲的時候開辦了孤兒院。最開始的時候她隻收容了二十來個孩子,後麵這些孩子都是陸陸續續收的。
孤兒院照顧小孩子起居的大多都是一些無子無女的婦人,而老師最開始隻有韓子嫣一人,後來隨著收容的孤兒越來越多,韓子嫣又去請了幾位已經辭官了的老學儒。
韓子嫣收容的基本上都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孤兒院有一個規定,所以小孩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必須離開孤兒院自謀生路了。
十三歲,已經可以有足夠的生存能力了。
韓子嫣收容的第一批小孩裏麵,有三個在進孤兒院的時候是八歲,因此那三個小孩在今年開春之時就已經離開了孤兒院了。
其中一個去一個書齋當了小二;一個參軍了,入得正是小將軍麾下;一個跟著韓子嫣的大姐夫莫千誠去經商了。
要說這韓府的四個姑娘,如今唯有韓家大小姐韓子盈成了親,但成親的對象卻是皇商莫千誠。
皇商的身份的雖然要比普通商人的身份體麵一些,但終究是商人。
按照韓子盈的身份,嫁一個世家公子是完全可以的。且不說她有一個太後姨母、皇帝表兄,他父親本就任職兵部侍郎。
采陌想起韓子嫣那有些與眾不同的性子,到也對韓子盈的做法沒有覺得太過驚奇,好歹人家到了年齡就乖乖的成親了,如今娃都幾個了不是。
說起韓家,又不得不說太後。
韓家在太後那一輩一共有三子一女,皆為嫡係。太後有三位兄長,長兄韓樾現任兵部侍郎,有兩子兩女。長女韓子盈,次女韓子語。但韓家沒有分家,韓子語在韓家排行第四,所以是韓家四小姐。次兄韓解現任太醫院院正,亦是有兩子兩女,在韓府排行分別而第二和第三,韓二小姐韓子嫣,韓三小姐韓子菱。三兄韓遊喜歡四處遊曆,鮮少出現在皓月城。
采陌之前翻看皓月城的各方資料的時候,隻記了個大概。
如今翻開韓府的資料,發現韓家的四個姑娘當真是每個人都很有個性。韓子盈堂堂一個官家女去嫁了一個皇商就不說了,韓二小姐這個擁有惡趣味的老姑娘也不說了,這韓三小姐卻跑去跟她的三叔韓遊出去遊曆了。這一走已經二三年了,從未回過皓月城。
韓四小姐韓子語則備受太後寵愛,但偏生喜歡學醫,打小跟著自己的二叔韓解後麵轉。
跟著二叔學醫還不夠,在一次機緣巧合中認識了藥王穀穀主,得到了他的青睞,她就直接跑去藥王穀拜師學藝了,一年回皓月城一次。
而太後更是難得的奇女子。
當年太後與還是六皇子的先帝成親之時,先帝勢單力薄,經常遭受眾多兄弟和宮中娘娘們的迫害。
太後幫著先帝鬥垮了各方勢力,最終榮登大寶。但那個時候的南國國力還沒有此時強盛,由於先帝兄弟眾多,朝中大臣被劃分成了許多派別。
先帝登基之後,便開始大肆整頓朝綱。
可此時戎族因這南國內部動搖,便舉兵來犯。
然而在奪位之鬥裏麵,死去了很多人,也因很多將軍站錯了隊皆被殃及。一時間,南國竟無人足以帶兵出征之人。
於是那是還是皇後的太後,毅然請命帶兵出征。不讚成的人紛紛跳出來,指責皇後幹涉朝政、不守女德。
皇後便立書:若兵敗,自願褪鳳袍、除後冠、卸後位,並處以五馬分屍之刑。
很多其它派係的,自然想看皇後去送死了,便沒有人再反對。
然而,終究讓他們失望了。皇後帶兵大退戎族,最後議和。中間更是提拔了許多驍勇善戰之輩。
護國將軍顧瀾之,便是她一手提拔起來的。
當然,這跟他自己的實力也有很大的關係。當年太後在軍中提拔了很多人,卻隻有護國將軍顧瀾之位置最高。
很多人以為皇後回來之後一定會牢牢控製住兵權,然而她卻把兵權毫不留戀的還給了當時還是皇上的同明帝。
很多人也以為皇後會大力提拔韓家人,畢竟同明帝很愛重她。
然而她卻並未刻意提拔過任何的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