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賀到北京的第七個月的一天,這是在春季裏,陽光和煦,柳絮飄揚。早上將近九點,他來到位於朝陽區東三環的一幢大廈,大廈的頂上有四個紅色的大字:“清泉集團”。前一天大賀接到通知前來麵試,已經背了一晚上的財務小冊子,這個麵試來之不易,之前他已經有過幾次麵試,他是人民大學西門附近的一家“大學生公寓”和海澱幾所高校以及國家圖書館複習了三個月的財務基本知識以後才敢於投簡曆的。求職三個月以來,麵試了七八家單位,還沒有被一家單位錄用,離開秦省借的兩萬元已經所剩不多,最大的開支是買了個筆記本電腦,家樂福促銷的一千八百元的神舟小本,房租每月三百,吃飯每月七八百(當然是最簡單的食物),還有買書等開支,大賀的卡上已經剩下不到三千,已經是紅色警報了。大賀非常著急,根據幾次麵試的經驗,他已經一再修改了履曆表,並且在“辦證一條街”辦理了幾樣必須的證件,由於脫離會計崗位已久,他的會計證早已經作廢,而“會計人員上崗資格證”、“中級會計師證”這兩樣證是必不可少的。
九點三十分左右,在一間辦公室裏開始筆試,大賀看了一下卷子,是一個包括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審計、稅法的綜合性試卷。因為前幾個月應聘的單位也有筆試的,大賀就有所準備,他已經複習了三個多月,對最基本的東西和最新的一些財務知識有了一些熟悉和了解,但他的複習是按照中級會計師考試的範圍進行的,這個筆試,卻讓大賀頭疼了,除了第一部分填空題的一些基本知識和第二部分的選擇題以外,幾道大題隻做了前兩道會計部分,後麵基本都不會做。完了!應該不會超過四十分。一兩個星期才有一次的麵試機會,錢也快花完了,大賀想,既然這次來了,那就硬著頭皮交卷子吧,等著結果吧,死馬當活馬醫!如果能有麵試的機會,也會增加一次求職經驗。
筆試結束時間已到,收卷子後,進來一位身高一米七左右,短發,穿套裝,身材偏瘦,三十歲左右的職業女性,向大家介紹道:
“大家好,我是人才資源負責人嚴慧琳。筆試的試卷已經由各部門人員進行閱卷,中午公司為大家安排了一頓便飯,是自助餐。飯後,由集團總裁劉不言先生會同幾位副總,總監,還有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對大家進行麵試。不管筆試成績如何,劉總都想給和大家一個見麵的機會,希望大家能到餐廳就餐,然後在大會議室稍事休息,麵試兩點整開始。”
嚴慧琳說話時,大賀注意到她幾乎沒有畫妝,但頭發幹淨清爽,眼睛明亮,配上一對天生的細劍一樣的眉毛,既漂亮而又威嚴。是個厲害角色,大賀想。
午餐後,大家坐在會議室閑聊,大賀看了一個,約有八九十個人。清泉集團這次大型招聘總計招分廠廠長十人,人事行政部經理八人。財務部經理五人。“四比一的比例,肯定沒戲了。”大賀想,“既然來了,就等著吧,碰碰運氣。”
閑聊中,秦大賀聽到大家都在說一個話題,就是前不久有關這個集團的並購事件,事情鬧的沸沸揚揚,商務部剛剛否決了某跨國集團對清泉上市公司的收購案,收購和收購被否決都引起了國內甚至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大家在議論並購事件是不是和這次招聘有什麼關係。
開始麵試了,因為是劉總和各部門共同麵試,所以叫到誰一個一個進去。先是應聘廠長的,然後是人力資源,最後才輪到財務。這時一個女子抱來一些書給大家看,全是寫清泉集團和劉不言個人事跡的書,有幾種封麵上印著中央電視台的標誌,因為劉總在中央台的一個關於創業的係列節目中當過導師和評委。這檔電視節目秦大賀看過幾集,劉不言是節目裏各創業導師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他中等身材,長相普通,點評和指導沒有多大特色,也沒有另外那幾位更著名的評委犀利,對隊員大都肯定極少批評,觀眾印象分不是很高,於是在第一季節目後就消失了。劉不言導師在節目裏的消失並沒有引起太多觀眾的注意,因為這時候一個叫馬雲的導師正大出風頭,幾乎吸引走了所有人的眼球。
大家都在議論劉不言,“劉總了不起呀!”有人說。
會議室裏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有的人麵試時間長一些,有的就很比較短,很快就叫下一個。幾本書都已經翻看的差不多了,辦公室隻剩大賀一個人了。大賀想,反正也沒戲了,劉不言可能都已經走了,我可以問一下人力資源部是不是需要工人。他看了一下表,已經六點半了。
“秦大賀!”
大賀站起身來,本來一下午都是輕鬆的無所謂的態度,這時候手心和腦門上突然緊張地出了汗。
大賀敲門進去後,看到辦公室一排桌子後麵坐了四個人,他一眼就認出來了在電視上見過的劉不言,一下子竟然有點就被嚇到了。
“劉總,您好!”秦大賀感到自己的聲音似乎有些發顫。
“請坐。”
大賀已經見過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嚴慧琳說:“你好,秦大賀,我給您先介紹一下幾位老總:這位是劉不言總裁,這位是馬識途副總裁,這位是主管財務的陳文副總裁,我是行政副總嚴慧琳,也負責人力資源,我們已經見過一次麵了。”劉不言和電視上一樣,還是那頭短發,穿著似乎還是電視上那套灰色西裝,還是那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馬識途是一個頭發半禿的老頭,看起來有些昏昏沉沉。秦大賀在書中已經了解到:這個人是劉不言最早的創業夥伴,二十幾年前,劉不言就是和他合作,用幾萬塊錢辦了一個隻有五六個人的小飲料廠,現在,那個小飲料廠變了現在市值數百億,員工數萬的清泉集團;陳文三十出頭,戴著眼鏡看起文質彬彬,秦大賀在來前也已經在網上看到過這個人的資料,他是國內財經界的風雲人物,幾年前成功把清泉股份在香港運作上市,也是這次清泉集團國際並購案的主要操作者之一。
劉不言的微笑非常親切:“秦大賀,三十八歲,和我同歲啊!”
秦大賀僵僵地笑了笑,說:“不好意思,劉總。”
劉總說:“是這樣,秦大賀,我們清泉的招聘從來都是看人品要重於看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招財務人員時。我給嚴總她們有個交待:誠實、善良、守信是最重要的品質;而且我還有一個特別要求,在篩選簡曆時對一些有過創業經曆的人,尤其是年齡偏大的,四十歲左右的人要手下留情。這樣的情況可能在別的單位是劣勢,而在我這裏卻成了優勢。所以你占便宜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