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烏泰院裏出來的趙權,根本不知道大烏泰正在一個人在那自喜自悲。他也實在沒空去琢磨這種事,現在腦子隻有一個字時時刻刻地在纏著他:
忙亂!
“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趙權一邊走著一邊發出了一些傻笑,十萬石糧對其他人來,也許隻是過冬不會挨餓,可以少死許多人。但是對於趙權來,他便有了更加從容的時間,開始給南京府一個更加完善的布局。
而這事,也給了趙權更為充足的自信。他現在,可以更加堅定地拍著胸脯對任何人:“南京府,有我在,沒問題的!”
在剛過去的一個月中,趙權根據收集上來的地圖資料,在南京府周邊的北、西、南要道上,修建了八個墩台。其中西南、東南與北部各有一個。
重點的四個墩台,是府城往西對著開元府的方向,每隔五裏築一個。
趙權並並沒有把這些墩台建成堅固的堡壘,那樣不但費時費工,還耗資巨大。
五老山城的選址讓趙權很受啟發,因此這些墩台的位置,全是卡著道路的險峻峭壁之上。充分利用地形,隻是稍微壘了些護牆。
每個墩台耗費最大的是一個嚴實的居室,居室全部采取火牆保暖,即將煤爐管道直接通入牆體,隻要煤爐一燒,整個密室便溫暖如春。這樣,即便氣再冷,也能充分保障駐守的士卒不致凍傷。
墩台守衛采取十輪換製,輪值的人需要帶足自己十所需糧食。
墩台之內,除了配給充足的蜂窩煤之外,還有大量柴火。這些柴火不是取暖所用,而是在發現敵情時,點起狼煙示警。同時還可以與山上石頭配合使用,以堵塞道路,延緩敵方可能的進攻。
每個墩台,隻安排十個守卒,主要作用並非阻擊來敵,而是示警。趙權規定,墩台守卒在危急之時,可以撤離。但要是在發出明確示警之前,便棄守而逃的話,直接誅殺,罪及家人。
同時,趙權還要求東真軍包括高麗兵在內,所有千夫長以下士卒,都必須輪流前去墩台值守十。
於是,剛剛趾高氣揚地回來的陳耀,還沒來得及在夥伴麵前吹噓兩,就與其他人一起,都被趕去墩台值守了。
南京府看似管轄著南北千裏之地,但實際上令不出府城,而且整個南京府,能夠稱得上城池的,也隻有府城一個了。
這樣倒讓趙權的臨時管委會省了許多的事情。侍其軸從來都是以一國之相自居,管理一城自然不在話下。十不到,他便洋洋灑灑寫出了一大堆的條程,包括官職設置、律法體係、稅收製度、農牧治理、禮儀製度等等,幾乎涵蓋了趙權所能想得到的一切角落。
有些東西當然是很有用的,有些東西現在卻根本用不上,比如官職設置。
現在能算得上行政管理人員的,也就是趙權、侍其軸、李治與梁申。其他人,要麼隻懂上場廝殺,要麼大字都不識一個。而原來南京府的人,趙權現在根本就不敢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