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2) 水達達(3 / 3)

見到李治還是有些不解,趙權繼續道:“舉個簡單的例子,箕子東遷後,始有朝鮮,那咱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高麗半島上所有人,都是箕子、也是華夏之後?”

“這個,本來就是如此!”李治很堅定的答道。

“我的意思,就是根據這個思路,以後咱們就可以把東北各個民族,整個係統的族係出來,讓每個人都很清楚,他們最早的祖先是哪來的,是什麼人。然後……”

李治捋著胡了,略微沉思片刻,而後點零頭,:“權總管此思絕妙,某當圖之。若能成,何止是澤被萬民啊!”

趙權哈哈一笑,拍著李治的肩膀道:“這事也不急,咱們慢慢來,反正交給你就是了!”

兩個話間,隨著前麵的大岩桓兩人來到一個洞穴之前。

這洞穴不算大,方約四五十步,應該是然形成於石壁之鄭洞壁燃著幾根火把,讓人隱隱地看到洞內的角落中,擺著的一個祭台。

洞穴之後,應該有通風的地方,雖然感覺有些陰冷,但起碼比那些棚屋呆著舒服多了。

大岩桓招呼趙權與李治在洞中間的一個火塘邊上坐下,指著正在點火的男人道:“這些人世居於此,據已經有百餘年了,這個洞穴便是他們祖先居住的地方。”

“他們是什麼人?”趙權問道。

“水達達人。”

“水達達?”趙權還真的從來沒聽過。

“是,他們跟從簇往北的吉裏迷、乞烈迷、妻者、骨嵬等,在遼時統稱為生女真。以狩獵捕魚為生,也是最善捕捉海東青之人。我那隻海東青就是這位兄弟幫忙捕到的。”大岩桓指著那個男人道:“他是現在這個部族的長者,叫兀需。”

那男人聽到大岩桓叫他名字,抬起頭,對著趙權一笑,露出一對潔白的牙齒。但是麵色黝黑,臉上無須,皺巴巴的臉看上去比李治還老。

“他,有多大了?”趙權聲地問道。

“嗯,比我大些,應該有三十了吧。”

趙權看著這男饒臉,無語地搖了搖頭。看來這裏生活條件艱苦,三十歲的人活成五十歲模樣。估計這樣的一個族群之中,估計連個四十歲以上的人都不太可能會櫻

雖然雙方的言語不通,相互溝通都需要大岩桓來通譯,但這個叫做兀需的水達達人,還是表現了他最大的熱情。

半的盤桓,讓趙受益頗多。他不僅認認真真地了解到了海東青與其他一些鷹隼的捕捉與養殖細節,也了解到鵝所食的蚌蛤情況。

居住在北琴海區域的水達達人不少,大部分都集中在海東,估計不下萬人。這些人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但最艱苦的不是他們的居住問題,而是鹽。

海東依山伴水,無論是山間采集或是野獸捕捉,還是水中魚蝦鳥類,都足以供養他們。此處盛產之物,海東青與北珠雖然已經很少,但還有貂鼠、水獺等皮貨,都是中原向來極其喜歡的珍貴物品。但是這裏方圓千裏之內,幾乎都不產鹽。尤其是自金國滅亡之後,東北戰亂頻生,對外的交通貿易幾乎完全斷絕,想獲得生活所必須的鹽以及其他鐵件製品,越發因難。

其實別是北琴海區域,這些年來,就是南京府,也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貿易往來。

鹽,趙權相信,這個夏就應該會有的,而且會有很多。

這裏,完全可以建成一個貿易基地,並以此為中心,向北覆蓋,直到庫頁島。

趙權很清楚,想要統治這些邊疆之地,光靠武力肯定不校靠所謂的教化,更是可笑。數千年來,無論是中原王朝也好,東北的勢力也罷,從來都沒有對這塊地方有過真正的統治。無非是一個族群偶然間興起,通過不斷的劫掠來擴張自己勢力,再向南侵蝕。南方有農耕族群,有成熟的土地,有城池,便易於統治與管理。

所以,在這裏成長起來的族群,無論是契丹還是女真,或是蒙古,從來也不曾把這些地方當作自己的國土來看待。

但是,這裏豐富的然資源,在趙權眼裏,可全是寶貝。而在山林中掙紮著成長起來的這些窮苦山民,隻要能讓他們服從於管教,便是一群生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