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高麗人(1 / 2)

會議室建在整座土樓的最中間位置,這裏原本是祠堂。可是建好之後,趙權才發現,無論是原來火羅村的村民,還是之後如今入住的山民,要讓他們擺出明確的父祖牌位,都是件很困難的事。於是幹脆把空空蕩蕩的祠堂,直接改成了會議室。

在會議室邊上,又隔出了幾個房間,那裏便是火羅縣的衙門,被稱為“火羅縣政務室。”衙門設在民居之內,每被出出入入的居民窺視,讓王棲梧總是渾身不自在,但他也隻能咬牙強忍。

現在可還沒到讓別人習慣他的時候,他必須得習慣這批饒管理方式。即使這些方式看上去有些怪異。

會議室牆上,掛著一張極為詳盡的地圖,趙權站在地圖跟前,問道:“王縣長,那兩千高麗人,你打算怎麼安置?”

對於這兩千高麗饒由來,元好問曾經用了一“拐”字,雖然這個評價有些惡毒,但也算是基本正確。

王棲梧曾經在洪福源手下呆了三年多時間,雖然一直沒能進入洪福源法眼,但與他手下尤其是一些高麗籍的村長混得相當熟絡。

洪福源正式的身份,是“沈州千戶所千戶”,名義上是千戶,實際轄下的高麗人已有十五萬之巨。這是他多年來收集成果,憑此洪福源可能可以算得上整個蒙古國內,擁有民戶最多的千戶了。

對於這些或是被蒙古兵擄奪北遷、或是因生活困苦逃難而來的高麗人,洪福源的管理手段相當粗暴,就是棍棒加棍棒。

不過對於這些隻求溫飽的高麗人來,這種粗暴的手段很有效。對於這些無處可去,隻能乞求洪福源庇佑的高麗人來,洪福源儼然已是一個國之君。

蒙古人對洪福源的要求很簡單,每年保障一定量的軍糧即可,其餘不管。洪福源對手下的高麗人要求也一樣簡單,除了保證基本的溫飽,所有收成上繳。

在或打或殺之中,每年沈州千戶所中,總會少了一兩百個高麗人,洪福源也從來沒有在意過。正是他的這種不在意,讓王棲梧尋到了可趁之機。

王棲梧偷偷地找了洪福源轄下的幾個村長,以一斤石忽酒換十個高麗饒代價,弄了幾千高麗人過來。隻是報賬時,變成了一斤石忽酒五個高麗人,自己也準備輕輕鬆鬆地撈個四五百兩的銀子。

此時聽到趙權問起高麗饒安排,王棲梧內心未免有些忐忑。他斟酌著答道:“火羅村原有村民一百三十戶共三百七十五人,大公子親自召集了山民九百二十一人。卑職覺著,對於一個縣級機構來,這些人口還遠遠不夠。因此,既然那兩千高麗人已暫居此時,不如直接並歸火羅縣管轄。”

趙權略一沉吟,問道:“老侍,你怎麼看?”

侍其軸並未答話,右手輕擊左掌,而後靜靜地道:“前兩,洪福源給我來了封信件,把我臭罵了一頓,我不講信義、胡作非為,南京府盡早會被葬送在我手裏。王棲梧,我想知道的是,你是怎麼讓我變成一個這樣的人?”

王棲梧心裏一驚,他知道侍其軸跟洪福源有舊,倒是沒想到關係會這麼深。

王棲梧吱吱唔唔地道:“下官,下官一切作為,之前皆已上報,並未……”

侍其軸冷冷一哼:“你當時的是,絕不會引起洪福源的警覺,絕不會有任何後果。”

“我……”

趙權道:“這事確實不能怪棲梧,當時是咱們一起做的決定。”

王棲梧心裏一鬆,看來自己貪默的事,其他人還不知道。還好,錢還沒到自己手中,隻要咬牙不認,應該沒什麼問題。隻是今後做這種事,還是得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