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儒士(1 / 2)

忽必烈來不及對自己的這個畏兀兒侍衛廉希憲表示不滿,臉上瞬間堆出笑意,喊道:“快快請進來!”

這個劉秉忠,自幼聰穎過人。原名劉侃,字仲晦,十七歲時便成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而後改名為劉秉忠。

金亡之後,劉秉忠棄官隱居於武安山,拜寧寺虛照為師。雲遊雲中時,被南堂寺海雲禪師邀請到漠北與忽必烈相見,兩個人彼此欣賞,劉秉忠便決定留下來給他充當幕僚。

這可算是兩年以來,忽必烈的最大的收獲。

劉秉忠年齡與忽必烈相當,左衽衣袍,頭束方巾。修長的臉龐上,隱隱有些風霜之意。

在他身後,是一個更為年輕的儒士,劍眉薄唇,臉有菜色。身著單薄青衫,衣擺之後破了個大口子。

“見過王爺!”劉秉忠抱拳躬身對著忽必烈行禮之後,臉上帶著欣喜之色,將身後的年輕人扯上前,道:

“跟王爺介紹一下,此位才雋,姓趙名璧,字寶臣,雲中懷仁縣人……”

忽必烈臉現驚喜之色,衝過去雙手緊握趙璧胳膊,高胸道:“我聽竇先生提起過你,九山李微、金城蘭光庭之高徒!太好了,你終於來了!”

趙璧一怔,隨即一喜,正禮一拜,道:“我……在下……見過……王爺!”

趙璧蒙古語得磕磕吧吧,顯然剛學沒多久。

忽必烈轉頭,問劉秉忠:“竇先生可好?他何時再回和林?”

“竇默還在中原各地奔波,希望能為王爺再多尋訪一些人才。隻是,王鶚、元好問與姚樞他們……”

忽必烈搖了搖手,道:“人各有誌,此時我也養不了許多人,有你們在,我已經很知足了!隻是,讓竇先生如此辛苦,我心裏委實難安!”

劉秉忠再次躬身下拜,真誠地道:“能為王爺盡份心力,是我等的榮幸,自當努力為之!”

“察必!”忽必烈突然轉過頭喊道。

一個年約二十歲的蒙古女子應聲而出,手上端著兩杯茶水。

這女子衣著簡樸卻不失整潔,一雙濃眉大眼帶著溫和而柔軟的眼神,對著劉秉忠與趙璧微微而笑。

劉秉忠急忙起身,對著這個女子拱手行禮:“見過王妃。”

“察必,你去取一件我的新衣裳出來,給這位趙先生。”

“好的!”察必放下茶水,轉身而去。

王妃?趙璧有些反應不過來,一個地位如此之高的女子,卻親自出來遞茶倒水?

沒等趙璧怔過神,察必捧來一襲新衣,直接遞給了趙璧。

趙璧麵紅耳赤地接過,道:“失禮了……我……走的匆忙,衣裳弄……破了。”

“沒事,換上吧,王爺不在乎這等虛禮!”劉秉忠道。

等著趙璧很別扭地換過長衫,忽必烈對劉秉忠:“你先帶趙先生安頓下來,晚上我為他洗塵接風。”

隨後又指著趙璧換下的衣裳,對著侍衛道:“廉希憲,你把趙先生這件破損的衣物給察必,讓她補下再給趙先生。”

“這……這,如何是好?”趙璧不禁有些手忙腳亂。

看到劉秉忠扯著局促不安的趙璧離去,忽必烈臉上的笑意慢慢地淡了下來。

他緊緊地握著自己的拳頭,恨恨地想到:“姚樞、元好問、王鶚!這幾個漢人,給臉不要臉,總有一,我會讓你們後悔現在的選擇!”

忽必烈看了看自己窄的院落,又重重地歎了口氣,他知道,現在的他能做的事情太有限了。他能依靠的,隻有這些同樣一無所有的中原漢儒。他還需要忍耐,還需要蟄伏,還需要不知道多長時間的等待!

聽到身後廉希憲的腳步聲,臉色已經轉為平靜的忽必烈開口問道:“竇默那邊有沒問題?”

“現在沒有問題,他確實是在到處尋訪隱居之士。”

忽必烈點零頭,:“讓人看緊他,一旦他也投奔南京府,直接殺了!”

“是!”

“四王子——”廉希憲有些猶豫地問道:“忽察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