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河東商會(1 / 1)

趙族長雙手接過,掃了一眼,呼吸頓時一滯。

商路方麵,除了他已經知道的漠南、漠北,河西、西域的商路一直延伸到了青海乃至整個邏些。而且,竟然還有河東穿過井陘直通河北的商道!

太行八陘,數十年來,隻通行了不到五年時間。但是那五年來,卻給趙家帶來了極為豐厚的利潤。他也一直在想辦法聯係太行山中的各個勢力,可惜始終不得門路。

在趙益民眼中,這條商路若是能夠開通,其價值絕對遠遠超過河西西域。

中原往西域,一年最多一個來回,哪怕商貨利潤極高,但交易總額其實有限。而從河東河北,一個月跑個兩三趟,根本就沒有任何問題。

趙益民目光繼續掃向單子,呼吸愈加急促。

這單子裏,不僅有盛產於東北的各種名貴藥材、北珠,還有包括石忽酒在內的各種高檔補酒。甚至還有鹽!

自王文統成為忽必烈的第一財政大臣之後,便開始在中原推行鹽酒專賣。但凡是專賣品,利潤自是極高,可惜趙氏一族根本無法介入這個生意。自己賺不到錢也就罷了,還得接受官商的重利盤剝。

皮革製品,是趙氏的起家之本,卻也是他們如今最缺的貨品。

磚茶,這東西雖然中原的銷量遠不及漠北,但如今也屬極為緊俏的貨物。

此外,竟然還有鐵製農具、糧食、棉織品……

趙益民幾個子侄,見老爺子死死攥著單子不鬆手,隻好起身湊在他身後,探頭而看。一個個都是邊看邊吸著冷氣。

這些單子上的東西,真要全交給他們經營,別說是河東首富,成為中原首富,也不過三五年之事。

可是,憑著趙氏一族,能吞得下來嗎?

“糧食貿易也做嗎?”趙青慕父親有些疑惑地問道。

自王文統主持發行中鈔統之後,中統紙鈔便成為百姓納稅的主要憑證。

這項政策從理論上方便了百姓的稅賦繳納,而且是保證中統鈔得以流通的一個最基本手段。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現金/點幣等你拿!

但是,百姓需要自己將產出的糧食挑至指定地方市糴,由官方統一收購。對於臨近收購點的人還好說,有些深居深山的,往返食宿路費都已經遠遠超過賣糧所得。

為了壓低收購價,官府一律禁止糧食商人向百姓直接收購糧食。因此中原的糧價始終低於八百文,最低收購價甚至隻有五、六百文每石。

僅僅如此倒也罷了。

元國除了正常的春秋兩稅之外,民眾還需要繳納不同的實物稅,包括絹布、幹草與皮革。種田者必須要賣了自家的糧食,才能繳納這些東西。

自去年開始,隨著中統鈔發行量增大,物價越漲越高,可是糧價卻依然保持在低位。

就比如一束十斤幹草,可值鹽二斤,計鈔一貫。算下來,要賣掉十斤糧食才勉強能夠買到一斤的幹草。

糧賤,不僅傷農,也讓糧商根本就無利可圖。

“糧食,不是拿來直接買賣的。咱們先談談棉花的問題。”安牧取出一些棉布與一大團棉花,遞給眾人。

“這便是盛產於北高麗的棉花?”

這棉花織出的棉布,輕柔而且保暖性極好,其質量遠遠超過宋國所產的木棉。如今也算是中原相當緊俏的一種商品。

隻是,自兩國交戰伊始,所有的商路斷絕,這些產自大權國的貨物,早已經供不應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