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失敗的假鈔(1 / 3)

不了了!”韓霸一臉不解。

“做質量那麼差的,請我過來作“老大,你覺得這趙氏一族,會老老實實跟我們合作嗎?”安牧問道。

“我們不需要他們老老實實,隻要是商人,都會自己分析其中利弊,自然知道該怎麼去做。

這老頭子,是當年最早支持忽必烈的河東商人之一。但是投入至今,除了一個旁支趙璧得到燕京宣慰使之外,可謂一無所獲。

當年在石忽銀行投巨資購入的股份,基本打了水漂。

而後,元國雖然發行中統鈔,卻由中書省提舉司直接管理,杜絕了他們分一杯羹的企圖。

如今,各處商路斷絕。這些人如果不跟咱們合作,連回去種地都不可能了!”

“那,你覺得,這些人搞得清咱們設置的彎彎道道不?”

“搞個屁,你這個豬腦子,我都花了整整五天時間才讓讓你學明白。等這些人看清楚這其中道理,也早已入彀而不能脫身了!”

“是,是,還是咱們老大英明!”安牧趁機拍了個不大不小的馬屁。

“這些商人呐,不被逼到絕境,他們也不會想著主動去改變。但是指望他們公然樹旗反抗元國,也絕無可能。

不過,偷偷摸摸做些這種挖牆角的活,倒真的很適合他們。”

“那,趙青慕此人,老大覺得如何?”

陳耀沉吟片刻,說道:“趙青慕的事,本來問題不大。隻是他家族牽連太多,讓他去東北,家人未必肯放。你再觀察半年時間,或者可以考慮把他發展進緝偵局再說。以後若是條件許可,他可以轉去商貿部任職。”

是啊,無論商貿部還是緝偵局,都歸這老大所管。兩個部門之間的人員調動,可比別的部門簡單了許多。

就比如安牧自己,對外宣稱是西北野戰軍,其實真正的身份,既是商貿部西北司的人員,又是緝偵局青海處的處長。

自藏佛噶瑪噶舉出資出人為大權國在青海新建了一座青漢城之後,當初剛到青海的一批四個人,如今已經擴充成近四萬人的隊伍。

梁椴是西北野戰軍的代理師長,統管青海所有的軍事力量;唐異是青漢城的代理城主,主管青海所有民政。

另外就是在成長中的權宿傑,最近似乎喜歡上的喇嘛,到處以噶瑪噶舉派傳人自居。猶如一枚招搖撞騙的小神棍。

要對元國實行經濟戰爭,光靠經濟手段顯然是絕對不夠的。

年初,陳耀便與軍部聯合,自青海出兵,攻占西寧,以此作為西北的軍政總部,在薛氏車馬行的配合下,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終於將整個河西走廊商道控製於手中。

完成了對元國的外圍貿易封鎖,下一步,得開始給忽必烈開腸破肚了。

年關將至,在韓霸的慫恿之下,陳耀帶著他與一些護衛,一頭紮進了白茫茫的太行山中。

太行八陘,除了最南邊的織關陘與太行陘之外,大多已經被中原野戰軍控製。

而八百裏太行山,如今也幾乎成為了元軍的禁足之地。數年來,數十次的圍剿,不僅沒能滅殺中原野戰軍的有生力量,反而讓這支孤懸於中原之地的大權國部隊,越發的茁壯。

隻是,太行山內部資源有限,外部的物資支援也相對艱難。如今中原野戰軍的總兵力始終控製在五千人以內。

中原野戰軍的總部,設在蔚縣。軍都陘與蒲陰陘的交彙處,正好處於雲中至燕京的正中間。

緝偵局中原處處長趙貴、中原野戰軍代理師長齊福及其族弟齊祿,趕來相聚。

除了還在海上飄著的王顯,當年的幾個匪首,重聚一堂。

說起那年陳耀至太行山的招安,以及此後幾個兄弟各自的發展,各自感慨。

尤其是齊祿,以義士之身投入忽必烈陣營,立下大功,令大夥兒唏噓不已。

最得意的卻是韓霸。

諸位兄弟之中,大概隻有他的官職最低,陳耀的護衛長,但他經曆的事情算是最豐富的。尤其是在他嘴裏,任何一件小破事,都能被他侃出驚濤駭浪的風範。

讓諸位兄弟聽得滋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