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行省一方麵飛馬馳報大都,一方麵開始緊急征收晉中晉南各地欠下的秋賦糧草。
冬春之際,青黃不接,本是各地糧食最為緊張的季節。嗷嗷待哺的平民百姓家中,又怎麼可能有多餘的糧食。於是,各地富商與官宦之家開始被強行征收。
民怨悄然漫延。
與此同時,李恒傳檄晉西北與晉東北守軍,出兵圍剿雲中。
可是,一場更大的變故,卻突然席卷而來。
二月中,西北一支萬餘匪軍,悍然發動對涼州的攻擊。涼州有內賊策應,兩萬守卒,堅持了不到十天,涼州城旋即告破。
中原震驚!
晉西北守護河套軍馬場的兩萬河東兵馬,未及出兵圍剿雲中,便被抽調了一萬五千人,參與對涼州的反攻之戰。
涼州援兵還未趕至涼州,緊接著,二月底時,柔遠被攻破。兩萬協防柔遠的河東軍被擊潰,近半人馬向東南方向退往大都。
大都告急。
至此,李恒手中可調用的兵馬,不過三萬。他此時能做的,已經不是攻打晉北雲中,而是分兵嚴駐雁門關、太行山以南的西出通道陽泉等地,以防止匪軍突襲晉南。
然而,李恒所受的打擊,遠不僅於此。
三月中,又有一路匪軍自北南下,突襲防備空虛的河套軍馬場。
五千守卒,不堪一戰,全軍盡沒。
近十萬匹良馬,被搶奪一空!
這是一次足以影響權、元兩**力對比的戰爭。自此之後,起碼在戰馬的數量上,元國將處於絕對的弱勢之中。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自秦時,河套地區便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養馬之地。這片區域,草原地帶水草豐美,是天賜的養馬場。
宋國自開朝初年,便一直受到北方牧族軍事上的壓製,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始終沒能把河套地區納入國土。以至於缺少戰馬,一直便是宋**事上的最大軟肋。
對於蒙古人來,根本不存在缺少戰馬的問題。但是對於忽必烈的大元國而言,失去漠北,便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戰馬來源。而今河套再失,可想而知,對於元**隊的打擊,將會產生何種深遠的影響。
忽必烈的怒火還未完全爆發,又傳來令所有元國君臣震怒的消息。
四月初,一萬大權**隊,自東、北攻打元國上都開平城。
開平城守軍,雖然總數隻有一萬,但是隻要能堅守三天,便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趕至。可是,讓守將根本沒有意料到的是,權**一到開平城外,便展開極為迅猛的進攻。
當天夜裏,嚴防密守的開平城內,突然同時出現千餘敵兵。內外夾擊,開平城以令人難以相信的速度被攻破。
直到這時,他們才知道,這座城池的地下,竟然早已被打出了十幾條通往城外的地下通道。
一萬守卒,逃出生天者,不到兩千。
還有近萬開平城居民,不願隨權軍遷居權國,跟著潰敗的守卒,往南逃向大都。
元國上都開平,被付之一炬。
開平城,對於元國來說,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這裏,是忽必烈的龍興之地,更是元國初立時的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