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宋元之戰(2 / 2)

更何況,大權國海軍建設,所有船隻都是以海船為主,真要逆流進入長江,根本發揮不出任何的戰力。

對內陸的遠程打擊能力,始終是海軍的最大短板。

當然,指望隻憑著海軍就能搞定所有區域的戰爭,也不現實。

趙權說道:“我會想辦法,先聯係下賈似道,了解下如今宋國是否有其他的反製措施。渤海海軍先繼續輔助山東、河北東部流民的遷移;黃海海軍抽調一部分備戰;通知南海海軍,不要有任何舉動,免得與宋國水軍發生意外衝突。”

“至於目前所有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原百姓的安置。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誤了今年的春耕。對於太原、大都、濟南等地的守軍,以勸降為主,暫不攻打。圍其城,許出不許進。

軍事行動,從西北開始,先徹底靖清涼州,而後是京兆府。等掃清西北所有殘留元軍之後,再談南下之事。”

眾人領命,各自帶著頗為沉重的心情散去。

每個人都覺著憋屈,大權國軍隊根本就不是打不過元軍,而是沒有忽必烈那麼狠。如今卻隻能無奈地看著他肆虐完中原,再去肆虐宋國,束手無策。

宋元戰場上的形勢,一日三變。

雙方檄文漫天而飛。

忽必烈指責宋國言而無信,屢次和談卻總是不肯簽訂協議,而且遲遲不願意進一步開放更多的榷場、不願意與元國進行糧食、鐵件等貿易、拒絕中統鈔在淮水以南的使用。更可惡的是,直到現在,依然扣押著郝經不放。

元國聲稱,已經與大權國達成初步協議,兩國軍隊兵分海陸,分別攻打宋國,待得宋滅之後,共同瓜分宋國領土。

宋國舉國嘩然。

他們痛斥出身蠻夷之輩的忽必烈,豺狼成性,驅百姓若牛羊,視人命如草芥。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同時,宋人又痛罵權國與元國狼狽為奸,趁人之危而覬覦宋之國土,尤其可惡!

宋國的反應,讓大權國上下,不僅憤怒而且無奈。他們更願意相信元國的謠言,卻始終不肯相信大權國的解釋。

和談的大門,被宋國徹底關上了。不僅派往臨安的使者被驅逐,就連在會稽府為理宗守靈的賈似道,也被加強了護衛,而一時不得見麵。

大權國如今能做的,隻有被迫當個看客,靜靜地等著宋元分出勝負的那一天。

或者希望宋國軍隊可以擋住元軍兩年時間,若是熬到元國糧盡,那元軍必敗無疑。

但是,宋國也許能夠擋住元軍的進攻,又如何擋得住數百萬洶湧而下的北地饑民?

趙權對此,沒有任何的信心。

還好,宋國朝堂諸公,對於嘉禾嶼並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

嘉禾嶼畢竟是子矜的封地,而且子矜的夫君“權之肖”雖然被人懷疑是大權國的商人,卻沒有人知曉他的底細。

除了賈似道與李庭芝之外。

而且自從宋皇趙昀親筆為嘉禾嶼的媽祖廟上題了“澤施四海”的牌匾之後,嘉禾嶼已經成為了一個聖地。

李勇誠的南海水軍,已經移駐澎湖,嘉禾嶼上除了三百個護衛,隻有幾個廟祝與數百常住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