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揮手打斷了伏念,將目光落在項羽身上:“子羽,你是楚人,更是故楚武安君項燕之後,你有何看法?”
聞言,項羽沉默了一下,走到地圖前,道:“自古以來,楚人有句俗語:“三年不出兵,死不從禮”,這是說對曆任楚王而言,如果在他執政期間連續三年都沒打過一場漂亮仗,死了之後牌位都不能進宗廟。”
說到此刻,項羽猶豫了一下,就看了一眼秦君:“在戰國時代的滅國戰爭當中,楚國與秦國的積怨最深。”
“當初秦相張儀以商於之地六百裏為餌,忽悠楚懷王與齊絕交,爾後遠交近攻,擊碎了楚國的大國之夢。
“昭王約懷王羋槐會盟於武關。卻背信棄義,以武力劫持楚懷王到秦國,在章台強迫他割地稱臣。楚懷王執意不從,以致客死異域。當他的靈柩被送回楚國的時候,“楚人憐之,如悲親戚”。”
“如此種種,秦楚之間,稱之為世仇!”
秦君深深地看一眼項羽,隨及幽幽一笑:“南楚民風剽悍,好戰善戰。”
“諸位愛卿,今日無事,不妨思考一下解決之策,如今故楚已經是過去,楚人,也是朕的子民,屠殺總不是事!”頓了一下,秦君望著張良與伏念,道。
“諾!”
他心裏清楚,這些人裏麵,能夠想出辦法的恐怕隻有這兩個人。
秦君目光如水,臉色陰沉,他比任何人清楚,這一筆筆積累起來的血債,讓楚人始終以秦朝的掘墓者自居。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哪怕拚盡最後一滴血,嬴氏社稷也一定要終結在楚人手裏。
而在曆史上,楚人卻是做到了。
不管是漢高祖劉邦,還是西楚霸王項羽都是楚人。
而且就算是這個世界上,上蒼對於楚人也是十分抬愛,不僅誕生了赤帝子,更是誕生了絕世霸星,這種千年難遇的存在。
隻不過,今日大秦有他這個穿越者,格局大不一樣。
........
秦君曾在鹹陽宮翻閱過,始皇帝對於山東諸國的反秦應對。
對山東各地的反秦動態,始皇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一旦發現苗頭,即刻以雷霆手段將它扼殺。
大興師旅、北擊匈奴;焚書坑儒,鉗製輿論。
對燕、齊的反秦鬥爭,始皇的對策雖然粗暴,但總算有的放矢。
唯獨對楚地的反秦活動,秦始皇的判斷卻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
巡狩嘉興,厭惡當地人傳說這裏有王勢,於是征調十萬囚徒,汙穢其地,表以惡名,改稱囚拳。
在雲陽,又下令鑿斷山崗,破壞江山形勝,使原本便捷的天然直道變得迂回曲折,並改地名為曲阿。
在穀陽,根據觀天象者的報告,命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東南壟,以敗其天子之氣,更其名為丹徒。
至於金陵,鑿地脈,斷連崗,引淮水自方山斷處流入城中。曾經的楚王埋金之地被貶稱“秣陵”意為放馬飼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