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說,吃一塹長一智,錦衣衛上下有過反省嗎?為什麼處置你們,隻有歡呼喝彩,連替錦衣衛說話的人都沒有?或許有人要說,錦衣衛是幹髒活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理所當然。可我要問問你們,這些年,辦了這些案子,有多少錦衣衛發了橫財,置辦了豐厚的家產?你們……就那麼幹淨嗎?”
“京城百姓流傳一句話,叫什麼呢?說樹矮房新畫不古,此人必定北鎮撫!就是說,每次錦衣衛辦案,都有一批人發了橫財,你們自己不也說,人不得外財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嗎?捫心自問,殺你們,辦你們,難道不是咎由自取嗎?”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是陛下手裏的一把刀……但是,人和刀畢竟不一樣!我們要成為一柄鋒利的神兵,而不是隻會胡亂砍人的魔刀!你們剛剛很高興,以為我壓住了三法司,給錦衣衛出了口氣。可你們想過沒有,是我贏了三法司嗎?不是,是大明律法!我按照大明律法行事,那幫官吏就沒法袒護自己人,我按照大明律法行事,就不怕有人追究。我們一切按照法度來,就會讓人敬畏。他們不是怕我們,而是怕大明律!”
“陛下禦極二十多年,數次修訂《大誥》,為了讓老百姓知道律法,避免被官吏欺淩,每家每戶,都送給《大誥》,還要求地方官吏,給百姓宣講,讓老百姓明白法令,能夠保護自己!爾等身為錦衣衛,執掌律法,我以大明律法考你們,你們還敢叫苦?你們還要不要臉?自己不懂法令,就是瀆職!就是飯桶!錦衣衛不養飯桶,我也不會客氣!”柳淳冷冷道:“半年,最多半年之內,所有錦衣衛,必須能夠書寫五百個字,能夠簡單書寫公文,能夠通讀《大誥》的內容!”
“做不到這一點,就從錦衣衛滾蛋!我還告訴你們,雖說錦衣衛是世襲的,可我現在就定個規矩。你們滾蛋了,想要讓孩子接任錦衣衛,一樣要考試,考不過,就永遠別想進錦衣衛的大門!”
“錦衣衛要的是辦案的專業人才,不是隻會作威作福的莽夫!更不是目不識丁的白癡!我再告訴你們,錦衣衛監察百官,我們要對付的是一群十年寒窗苦讀,經過無數考驗,最終進入官場的聰明人。他們之中,或許有人迂腐,有人懦弱,但沒有人是笨蛋!”
“想查他們貪贓枉法,想把他們抓起來。你們就要變得比他們更聰明,要讀更多的書,知道更多的事情,明白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經驗,運用更多的方法……總而言之,錦衣衛要成為比翰林院和國子監,更聰明,更睿智的衙門!”
柳淳深深吸口氣,衝著下麵人怒吼道:“滾,現在就滾去讀書!誰再敢多說一句,就從錦衣衛滾出去!本官說到做到!”
……
柳淳的這番談話,簡直像無數的重磅炸彈,在錦衣衛中間炸開了,炸得無數人暈頭轉向,日月無光。
柳淳說得很直白,他也不怕被人拿來說事。
過去老朱用錦衣衛,就是以毒攻毒,靠著錦衣衛,去鏟除貪官汙吏。
在這個過程中,錦衣衛也會犯錯,也會激起眾怒,等老朱覺得差不多了,就把錦衣衛拉出來,殺了祭旗,安撫人心。
貌似不隻是錦衣衛,整個大明朝,廠衛都是這個下場,比如正德朝的八虎,天啟朝的九千歲。甚至包括嘉靖朝的最強錦衣衛陸炳。
廠衛與文官之間,互相傾軋,交替得勢,很難說清楚,誰是誰非。
柳淳給錦衣衛開出的一劑藥方,就是專業化。
我們不再是相互傾軋的工具,我們按照規矩辦事,不管是天子,還是百官,全都要服氣。
畢竟在這個世道上,還有一種名為正義的東西!
假如你罵得有道理,即便是皇帝,也砍不得你的腦袋!
當然了,這是柳淳的目標而已,要想真正做到,那可不容易,光是讓所有錦衣衛讀書識字,精通法令,就要耗費無數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