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禍從口出(1 / 3)

新婚蜜月,本當歡愉至極,但柳岫雲的淚水卻未曾幹過。

從陳伯茂持劍怒闖婚禮現場,到他黯然離去,前後不過盞茶工夫,可對岫雲而言,這段時間極其漫長,漫長到她將用全部餘生來細細消化。陳伯茂投向她的最後一瞥,充滿了痛苦、絕望與哀傷,那苦澀的眼神,像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刃,一下便刺透了她的心窩。

這些天,柳岫雲的眼睛一直在流淚,內心則在不停滴血。

然而,假若命運再給岫雲一次機會,她仍會選擇高長恭。高長恭比陳伯茂遲到了若幹年,但他注定要成為她的丈夫。男女之愛,常常並無道理可言,更不能用理性去揣度,有時候,尋覓半生未能參透的玄機,隻消驚鴻一瞥便徹底了然了。當迷魂散的藥力消退後,當岫雲的目光第一次與高長恭的目光直接碰撞時,岫雲為之猛然一震,刹那間,一股異樣的暖流湧遍周身,她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個男人將昂然走入她的生命。

現在,高長恭已牢牢占據柳岫雲的心靈,留給陳伯茂的,隻能是無限遺憾和悵然。

“有緣無份!有緣無份!”伴著汩汩熱淚,岫雲在心裏反複念叨著這幾個字。

高長恭明白妻子的心思,他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隻是用溫柔的目光靜靜地望住她。在這種目光一遍又一遍的細細撫慰下,岫雲漸漸止住了淚水。

這日下午,高長恭輕輕握住柳岫雲的手,柔聲道:“花園裏的牡丹開了,咱們去看看好麼?”

岫雲點點頭,高長恭挽起她的臂膀,兩人依偎著來到了王府後花園。

花園裏種著數百株名貴牡丹,有單瓣類、重瓣類、千瓣類,有的呈半球狀,有的呈皇冠狀,有的呈繡球狀。此刻,所有的牡丹競相開放,一眼望去,紅色、黃色、粉色、白色的花朵爭奇鬥豔,賞心悅目。

高長恭一一指點,向柳岫雲介紹這些牡丹的不同品種,詳細描述它們的產地、習性和種植要領。

柳岫雲詫異道:“真沒想到,能征慣戰的蘭陵王居然精通花卉種植!”

高長恭笑道:“我本無意征戰疆場,就像我無意為官一樣,我真正的愛好,是隱居鄉野,自由自在地讀書種花。”

柳岫雲道:“那何不歸隱田園?”

高長恭輕輕歎了口氣,黯然道:“誰叫我生在帝王之家,又恰逢多事之秋,如今進退維穀,歸隱田園恐怕是癡想了!”

這話又讓柳岫雲記起了陳伯茂,他也講過類似的話,高長恭與陳伯茂有著太多相同之處:他們都是天潢貴胄,同樣英俊,同樣身懷絕世武功,同樣忠於社稷,同樣愛上了柳岫雲……

見妻子的眼角又沁出了淚光,高長恭忙岔開話題,問道:“這麼多的牡丹,你最喜歡哪一種?”

柳岫雲朝一株花朵呈繡球狀的牡丹一指,道:“這朵很好看。”

高長恭立刻蹺起大拇指,讚道:“愛妃好眼力,這是來自洛陽的鬆花飛雪,是最名貴的牡丹品種之一。”

柳岫雲道:“洛陽距此萬裏之遙,兩地氣候也大相徑庭,不想這鬆花飛雪非但能在鄴城紮根,而且花朵還開得這麼好!”

高長恭道:“隻要努力去適應,到處都是樂土。”

柳岫雲覺得這話意味深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高長恭朝花園的東北角一指,道:“那邊還有一種牡丹,名叫喜得貴子,我陪你瞧瞧去。”說著,挽起岫雲往那兒走去。

柳岫雲驚訝道:“還有這樣的牡丹品種?”

高長恭嗬嗬笑道:“這種牡丹,隻在蘭陵王府才有!”

柳岫雲頓時省悟,明白“喜得貴子”,一定是高長恭特意給那牡丹取的名字。

“喜得貴子”是一侏三花同枝的紅色牡丹,兩朵大花與一朵小花緊緊靠在一起。

高長恭向柳岫雲指點道:“你看,這兩大一小三朵花抱成一團,多像溫馨和諧的一家三口!”

柳岫雲含笑點頭。

高長恭又道:“兩朵大花早已成形,這朵小花是剛剛開出來的,我把它們叫做喜得貴子,算得上貼切吧?”

柳岫雲笑道:“貼切的。”

高長恭扭頭望住岫雲的肚子,笑盈盈道:“這兒也有一株喜得貴子。”

柳岫雲兩頰泛紅,忸怩道:“你咋知道一定是兒子?”

高長恭道:“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我都喜歡!”

剛說到這兒,忽見一個侍女急匆匆跑來,向高長恭稟道:“朱公公正在花廳候著,要傳皇上口諭!”

這朱公公名叫朱洵,乃是高緯的貼身太監,高長恭知道他來王府,必定是高緯有事要召見自己,於是他對柳岫雲道:“你且在此賞花,我去見朱公公。”

柳岫雲點了點頭。

高長恭快步出了花園,直奔花廳而去。

朱洵正在花廳喝茶,見高長恭來到,趕忙起身行禮,賠笑道:“奴才給王爺請安!”

高長恭抱拳還禮,道:“朱公公光駕,可是要傳聖上口諭?”問這話的時候,高長恭心中頗有些惴惴不安,因為他曉得,高緯聲色犬馬,終日不是宴飲達旦便是外出狩獵,經常數月不理朝政,莫說一般的文武大臣,就算自己這樣的宗室貴要,輕易也很難見到高緯。現在,高緯突然派太監來蘭陵王府傳達口諭,很可能是京城或邊關出了大事。

朱洵道:“今兒皇上在觀東山打到一隻狗熊,命禦廚做了一桌豐盛的熊掌宴,請王爺過去嚐嚐鮮。”

聞聽此言,高長恭長籲了一口氣,笑道:“聖上如此眷顧,長恭感激不盡,我這就去換身衣裳,進宮赴宴。”

半個時辰後,高長恭跟隨朱洵進入了皇宮。

熊掌宴設在萬安殿,一同赴宴的還有丞相穆提婆、領軍將軍高阿那肱,這兩人都是高緯最信任的寵臣。

穆提婆才幹平庸,在治國理政方麵毫無建樹,他最大的本事是曲意逢迎,投高緯所好。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穆提婆不斷黨同伐異,把北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大將軍斛律光痛恨穆提婆胡作非為,曾在高緯麵前彈劾他,結果彈劾沒成功,反倒引來穆提婆對斛律光刻骨仇恨,必欲除之而後快。恰在此時,北周大司空韋孝寬實施反奸計,在鄴城散布童謠:“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暗指斛律光有謀反之心,要取代高緯當皇帝。穆提婆聽到這則童謠後如獲至寶,當即向高緯密告,誣陷斛律光正在積極謀劃,準備發動宮廷政變。

高緯原本就猜忌多疑,老擔憂手握重兵的將領有不臣之心,聽了穆提婆言之鑿鑿的奏報,他頓時動了鏟除斛律光的殺機。

這年八月末的一天,高緯賞賜給斛律光一匹駿馬,約他次日遊觀東山。第二天早晨,斛律光奉詔進入皇宮,被埋伏在宮內的武士亂刀砍死。緊接著,高緯下旨查抄斛律光的住宅,並誅其三族。查抄的結果,隻在斛府搜出一些用於狩獵的弓箭和少得可憐的家財。

高長恭和斛律光是忘年交,彼此惺惺相惜。得知斛律光含冤被殺,高長恭悲憤交加,當即入宮為他鳴冤。穆提婆唯恐斛律光謀反案逆轉,便暗示高緯,蘭陵王可能與斛律光沆瀣一氣。高緯並不相信堂兄高長恭圖謀不軌,但從此對他多了一分提防。穆提婆見一時搬不倒高長恭,隻得作罷,但從此密切關注蘭陵王的一舉一動,伺機尋找陷害他的機會。

這高阿那肱是穆提婆的同黨,唯他馬首是瞻。高阿那肱同樣不學無術,倚仗穆提婆的舉薦步步高升,當到了領軍將軍。

在揣摸聖意、溜須拍馬方麵,高阿那肱絲毫不遜色於穆提婆,他見皇帝喜歡宴飲,就竭力網羅天下名廚充實禦膳房,為皇帝烹飪各種聞所未聞、嚐所未嚐的美味佳肴。皇帝愛好打獵,但騎射的本領卻差勁得很,為此,高阿那肱精心布置,預先在皇帝即將駕臨的獵場安排好易於射殺的獵物,在皇帝捕獵的節骨眼上放出這些獵物,讓皇帝手到擒來。有了高阿那肱的幫襯,宴飲、狩獵變得其樂無窮,高緯龍心大悅,將高阿那肱視為得力心腹,與穆提婆同等看待。

今日,高緯心血來潮,特意設熊掌宴邀請蘭陵王,讓穆提婆和高阿那肱作陪。

高長恭打心眼裏厭惡穆提婆和高阿那肱,因此,當這二人賠著笑向他行禮時,他隻勉強拱了拱手。穆提婆和高阿那肱熱臉貼在冷屁股上,心裏恨得牙癢癢,不過,二人臉上依舊笑容可掬。

酒菜上齊後,高緯在太監們的簇擁下進入了萬安殿,高長恭、穆提婆、高阿那肱一齊上前參拜。

高緯擺手道:“此地並非朝堂,三位愛卿不必拘禮。”

高長恭、穆提婆、高阿那肱同時應了個“是”字。

高緯端坐首席,衝三人做了個請的手勢,三人同時入席,分別坐在皇帝兩側。

一塊熊掌肉剛入口,穆提婆立刻向高緯嘖嘖讚道:“這麼好吃的熊掌,臣還是頭一回嚐到。”

高阿那肱跟著奉承道:“臣覺得,這熊掌之所以如此好吃,原因有二,首先是那隻狗熊正當壯年,且特別肥碩,隻有咱們陛下那樣的神射手,才能將之擒獲;其次,得益於禦廚烹飪手藝高超,施展絕活,將這天然美食做成了極品佳肴。”

高緯含笑點頭,見高長恭隻顧飲酒默不作聲,便向他問道:“蘭陵王,你覺得這熊掌味道如何?”

高長恭答道:“味道不錯。”

高緯道:“你常年在外征戰,體力消耗大,該用熊掌好好補補。”說著,親自給高長恭夾了一塊熊掌肉。

高長恭忙起身致謝,道:“多謝陛下垂愛!”

高緯擺手道:“宴席之上,不必多禮。”頓了頓又道:“這頓熊掌宴是朕特意為你而設,你猜是為什麼?”

高長恭道:“臣愚鈍不知,還請陛下賜教。”

高緯道:“上午朕射殺這頭狗熊時,突然想起了邙山大捷,當時,若非愛卿身先士卒,率五百死士深入敵營,打得周軍措手不及解了洛陽之圍,則我大齊危矣!”

高緯所說的邙山大捷,發生在北齊清河三年十二月,當時北周出動精兵三十萬,包圍北齊重鎮洛陽,日夜猛攻。洛陽守軍苦撐數月,傷亡過半糧草告罄,眼看城池即將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