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把劍身上帶著猶如魚腸般花紋的匕首,當然這種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髒,而是要將一隻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則有點像古劍劍身上的紋路,若細看,又覺得不大像魚腸,劍紋還可以像龜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曲折婉轉,凹凸不平,一時間到是真的驚到了顏正祥。
滿臉詫異的打量著璞玉,想張口,又不敢確認的樣子,竟引得顏家的兄弟也跟著重視了起來,實在是璞玉的手筆一個比一個大,像顏家這樣的人家都是未見過的,可見這次的見麵禮帶來的轟動效應隻怕以後顏家任何一個媳婦進門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手筆了。
顏正陽都從椅子上起身,看著顏正祥問道:“六弟,可有不妥?”
顏正祥吱唔了半晌,卻是抬眼看向璞玉,問道:“大嫂,我曾在古書上看到過一個圖樣,似乎與這把匕首極其相似,不知可是同一把?”
“噢,不知六弟看的匕首叫什麼名子,說來聽聽。”璞玉仿若談著今天的天氣跟昨天一樣晴朗般的渾不在意。
顏正祥終於說出了心理的疑惑,便也大膽的把猜測說了出來:“魚腸?”
璞玉輕笑的點了點頭,道:“我卻不知道古書上是如何記載的,不過這把匕首,我家兄與我的時候確實說叫魚腸。”
“呼!”
顏正陽一臉慶幸的看著璞玉,那眼神裏的膜拜差點沒把顏家兄弟嚇住,實在是沒想到一把小小的匕首竟讓六弟露出這樣的眼光。
要說顏家六兒子也是朵奇葩,可能也與顏家不缺銀子有關,這小子從小不說視金錢如糞土吧,也差不了多少,從來眼裏沒有金銀的概念,就是別人家送他好東西,在他那裏除了得心意的,其它的就如同廢銅爛鐵一般,所以顏家六公子要想交好也容易,隻要你能投其所好,可是這所好何其難投,再加上他醉心武學,喜歡四處遊蕩,不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再加上家裏的兄長一味的寵著,到養成了這小子清高的性子,一般的東西自難入了他的眼,可這會,這把匕首,卻是真真的讓他變了顏色。
顏正祥激動道:“這把定是那把魚腸了,古代名匕首,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光打算暗殺吳王僚,伍子胥推薦專諸作刺客。公元前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即魚腸劍,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全長35cm,劍柄11cm,劍身22cm,劍寬2.2cm),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
不過從此以後,魚腸匕首一役得名,而且它之所以能夠成功的越過層層的搜查就是因為它小巧得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複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
璞玉笑道:“我到是聽過另一種說法,與六弟的稍有偏差。”
顏正祥可真是對璞玉刮目相看了,忙問道:“大嫂,還請指教。”
能隨隨便便的拿出魚腸來,就算是顏正祥想不重視都難了。
璞玉淡笑道:“我聽到的另一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魚腸劍之得名,就是由於另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為諸多名劍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魚腸劍既成,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為它看相,薛燭的相劍本領猶如通靈一般,他感受到了魚腸劍中所蘊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原來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弑君殺父的,真是太可怕了。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相傳吳王闔閭,也就是公子光,曾得到過這五口寶劍其中的三口,即勝邪(盤郢)、魚腸和湛瀘。”
顏正祥傾羨道:“利器原就因為其功效而成名,隻不過用的人選擇了讓它見諸於世的方式不同罷了,就比如徐夫人匕首,自是緣於刺殺。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燕太子丹使軻刺秦王,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粹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為遣荊卿。"戰國趙人,以藏鋒利匕首聞名。荊軻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
事見《戰國策·燕策三》。《史記.刺客列傳》亦載此事。司馬貞索隱:“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鑄劍名家。“徐夫人”姓徐名夫人,是堂堂男子漢。“荊軻刺秦”故事見《戰國策·燕策三》,也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太子(燕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司馬貞索隱:“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荊軻刺秦王用的正是徐夫人的匕首。無獨有偶,史書上還有名“夫人”的男子。《漢書·郊祀誌下》:“丁夫人、雒陽虞初等以方祠詛匈奴、大宛焉。”顏師古注:“應劭曰:‘丁夫人,其先丁複,本越人,封陽都侯。夫人其後,以詛軍為功。’韋昭曰:‘丁,姓;夫人,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