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各得所償(3 / 3)

由此可見,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也。”

璞玉難得讚同的點了點頭,道:“六弟到是難得的通透,以後若是得遇家兄,隻怕你們兩個到是難得的投趣呢。”

顏正祥聽璞玉幾次提及家兄,一時感興趣道:“不知道大嫂的家兄是做什麼的,怎麼對這些還有研究。”

冉霜這會瞧著這顏家六少爺的癡迷樣,一時忍不住樂道:“回六少爺,我們公子啊,最是向往自由的,說什麼要遊覽名山大川,扶危濟困,要做一方遊俠呢。”

“噢,這麼說,大嫂的兄長到是難得與六弟投緣呢。”顏正信把玩著手裏的扇子輕笑著說道。

璞玉歎息道:“我三哥的灑脫都是說出來的,做的卻少,可我瞧著六弟的灑脫隻怕是做出來的,說的確少,相比起來,到是六弟比我三哥有福氣。”

身份不同,即便有同樣的追求,可是達到的機會卻是不一樣的,洛良驥能偷得幾年的清閑已屬不易了,哪裏會像顏家這樣,家業有兄長撐著,再加上爹娘又寵著,做為長房的小兒子有資本四處遊曆。

顏家兄弟就剩下最後一個了,也不用顏玲瓏介紹了,自己笑道:“瞧著大嫂給五位哥哥準備的見麵禮,我都有些等不及了,隻好自己站出來了,大嫂,我是顏家老七,三房的二子,叫顏正升,在外麵,人家都叫我七公子,家裏的人要麼叫我小七,要麼叫我升哥,隻隨大嫂喜歡就好。”

又是一個翩翩佳公子,如今對於顏家人的外形,璞玉已經免疫了,瞧著顏正升笑道:“到是與外麵傳的一樣,顏家最小的公子,最是調皮機靈。”

顏正升卻是開口笑道:“大嫂,隻怕這話還沒說全吧,我可聽說外麵傳的顏家七公子卻是最好錢財之人。”

璞玉淡笑,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原也沒什麼不好,隻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成。”

“嘖嘖,大嫂,還是你說話受聽,我卻是看看大嫂給我準備了什麼樣的禮物了。”顏正升一臉的期待。

冉紅一樣笑著上前遞了一套準備好的禮物,是一幅畫。

顏正升也不用兄弟們多說,直接上前就拆了開來,一幅卷軸隨著畫幅的打開而緩緩的映入眼簾。

這是一張長款水墨畫,顏正升剛一開打開就感覺到了下麵軸的厚重,忙用腿接了,然後叫著顏正巒道:“四哥,快點幫忙,幫我放到大哥的桌上去。”

顏正陽也給顏正巒撤了桌上的東西,隻不過書桌明顯擺不下這幅畫,顏家眾兄弟齊上手,一人托一塊,這才勉強的展開了這幅畫。

軸縱十五、六米的長度,橫也要有十多米的寬,絹本,水墨。畫左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筆”,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鈐有“郭熙筆”長方印。

顏正升高興的叫道:“竟是《早春圖》,大嫂,你真是太厲害了,這幅圖我可是找了好久的,隻不過市麵上就算是有,也是假的,大嫂是如何得到這副真跡的。”

璞玉卻是搖頭未答。

顏家兄弟這會都把目光放到了畫上,隻見畫裏麵:山,籠罩著薄霧,迷迷蒙蒙;山勢蜿蜒曲折,連綿起伏;山脈愈翻愈高,愈翻愈奇;山峰或揖讓顧盼,或高聳獨立,令人仿佛已經置身其中。但見怪石林立,古木參差,飛瀑流泉,層樓高閣,有若桃源仙境。山間一道清泉從岩縫中飛流直下,一波三疊,流水潺潺。樹木已經長出嫩芽,顯得生趣盎然。

由此可見,嚴冬已經過去,春雪消融,大地轉暖複蘇,春光已悄悄降臨人間。

左邊汀岸旁係著一條小船,岸上漁夫肩挑著擔子,漁婦一隻手抱著一個孩子,另一隻手牽著一個孩子,正有說有笑,喜逐顏開地往家走,前麵跟著條活蹦亂跳的小狗,煞是可愛。在他們回家的路上,一漁夫正舍舟登岸。山徑棧道上,更有樵夫旅客行走往來。

顏正陽也忍不住開口道:“怪不得叫早春圖,卻是將早春的景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顏正升有些驕傲的說道:“畫此畫作的人原叫郭熙,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字淳夫,聽說當年憑著這麼一幅畫被當時的皇帝所喜,常懸掛於自己的宮中,一時間竟引得民間宮廷對其追捧無數呢!”

說到這,略有傷心的道:“隻是後來這個常識他的皇帝去了以後,他的畫也就遭遇了冷落,不再受重視。

聽說此人著有一部重要的山水畫論著,叫《林泉高致》,他在裏麵提出了著名的“三遠法”理論,對後世的繪畫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