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有人作梗(3 / 3)

顏正陽是男人,總想憑著自己的本事給璞玉一個安穩的靠山,而不是事事靠著璞玉的娘家,再說就像他想的一般天高皇帝遠,就算是給嶽大人送了信,等到嶽大人再走了關係,回信過來,說不定又是什麼情形了。

而且顏正陽以為,嶽家走的時候,應該與現在的這任知府有過交接,璞玉的事,應該會提,這位知府如此為難顏家,自然沒把嶽大人的臉麵放在眼裏。

其實顏正陽真是誤會了,嶽大人走的急,並沒有與這位知府碰上麵,等這位知府帶著內眷到的時候,嶽夫人想跟新的知府夫人說上話,可惜人家是個理佛的,不理俗事,她總不能把人拉入紅塵吧,所以就把嶽大人臨走的時候一封親筆信讓下人轉到新任知府大人的手上,偏生這大人也是湊了巧了,信往公文桌上一放,這大人喝茶的時候,就把這信澆濕了,壓根就看不出字跡也,再加上嶽大人政績清明,衙門的文案也明朗,到是沒用費什麼心,一來二去,這信就成了無關緊要的事了,所以這個誤會就從這個時候產生了。

二老爺回了自家院子,二話不說,就把二夫人叫到了跟前,直接就部起丫頭的事來。

“老爺,這都多久的事了,妾身也不記得了。”二夫人撫著頭上的抹額,最近她總覺得頭有些疼,再加上沒有了高誠這位姑爺,以前托她辦事的那些夫人,現在也不跟她來往了,沒什麼價值了。

有一位夫人更甚,以前見她總掛著七分笑,小東西也沒少送她,後來知道她斷了這層關係,竟然好意思冷著臉上門來把東西都討了回去,為此,二夫人是既生氣又窩火,不在乎那些東西,而在乎這些人變化的態度。

不過她到不像她的姐姐杜夫人那般,知道儉省自己深居檢出,二夫人又出去應酬了幾次,受了幾次的冷臉,才算不大出門了。

及至杜夫人答應了顏家的親事,二夫人的心情才能好一點。

“你再好好想想,你當時是不是把她賣給一個馬道婆的人。”二老爺決定再提醒提醒二夫人。

“馬道婆?”這個名字不陌生,不過是後來二夫人沒找她聯係罷了。

二老爺一見二夫人的神情,就大約心理有了數,歎了口氣,道:“咱們家的丫頭,什麼時候往道婆手裏賣了。”

二夫人不在意的說道:“老爺,不過一個丫頭,又不聽話,正好趕著馬道婆過來,我想著叫人牙子的,馬道婆就說她順道得了。”

二夫人也不大記得當時的細節了,這會兒有些胡謅的意思,不過最終這個丫頭落到了馬道婆的手裏,卻是事實,所以二老爺也不沒跟她深究。

二老爺看著二夫人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氣道:“你知道那丫頭現在在哪嗎?”

二夫人也算是寵的可以的了,賣自己家的丫頭還能賣到人家知府的府裏去,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呢嗎,這丫頭也是個有氣性的,這是與自家記了仇了。

“不知道。”二夫人很老實誠懇的搖了搖頭。

二老爺一瞧二夫人那樣,也是無話可說了,擺了擺手道:“一會去把思玉接回來吧。”

“老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對於二老爺這麼一句天外來話,二夫人有些反應不過來,再說顏思玉在大房還幫著管家,住在老夫人的院子,沒準還能多得不少的好處呢,以前是二夫人沒反應過來,等到她後來認清現實了以後,才發覺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英明神武,顏思玉這般一來,不隻掌了大房的家,就連老夫人的根底也摸的門清,等以後老夫人要是去了,這個孫女在跟前伺候了幾年,能不多給留些家底。

二夫人不是不疼自己的孩子,隻是顏思玉的嫁妝,先前她也準備的不少了,以後家裏要是再往出拿,就得看兩個媳婦的臉色了,還不如這樣拿著大房的,還能省了自家的。

二老爺要是知道二夫人這會兒還算這個帳,隻怕都能氣的一腳把二夫人踹翻了。

“你知道思玉為什麼會和離?”二老爺揉著眉心看著二夫人問道。

二夫人撇撇嘴,哼道:“還不是你那大侄子跟他媳婦攛掇的,就看不得我們思玉過好日子,要我說,這事沒準都是你大哥在嫂的意思,他們是怕咱們這一房發達起來,超了他們大房呢,到時候大房的臉麵就沒地方放了。”

二夫人這個想法也是在後來琢磨出來了,早就想跟二老爺說上兩遍了,隻是最近二老爺回來的時候臉上總沒個笑模樣,二夫人就沒敢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