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扶蘇亦有五點原因,明營建新都之必要。”
“願聞其詳。“眾多朝臣皆是靜靜地等待著扶蘇的下文。
“其一,正如鹹陽令閻樂所言,鹹陽如今人口眾多,鹹陽宮外魚龍混雜。扶蘇以為,營建新宮,不如營建一座新的都城。”
“其二,百十年前,孝公遷都鹹陽,未曾想過,我大秦不過六代,便鯨吞下,掃滅六國。鹹陽,昔年不過隻掌雍州之地,而今日,我大秦疆域為三皇五帝以來之最,九州之地,皆在我大秦掌控範圍之中,鹹陽彈丸之地,已然不堪一用,自當建新都,以全國都之職能。”
“其三,我大秦今非昔比,區區鹹陽宮,又如何能展現父皇帝王之風采?又如何配得上父皇彪炳千秋的功績?建一新都,既可彰顯我大秦國力之強盛,又可讓萬萬世,後後人銘記父皇所立下的功勳,諸位大臣亦可隨父皇名列史冊,功蓋千秋。”
這一點,真是到了嬴政的心坎上去了,自從掃滅六國之後,嬴政便格外的膨脹,什麼都要做的最好,做到極致。
現在貌似建一新都,來體現自己的功績,豈不是正當其時?
而許多大臣,也被扶蘇的有點心動。人生在世,不過刹那,誰不想揚名於當世,又被後人所銘記?現在,有這麼一個現成的機會擺在麵前,沒理由錯過啊!
“其四,自三皇五帝始,隨後夏商周三代,及至我大秦,方才有今日下之一統,此乃開我諸夏之曠古先河,建一新都,實為見證我諸夏之開端。”
“且兒臣曾聽仙人過,在我大秦之外,仍有無數國度,日後那些番邦蠻夷,來我大秦,建一新都,正為賓服四夷,使蠻夷不敢視中國。”
扶蘇話語的真實性絲毫沒有引起別人懷疑,仙人確實存在,而且,扶蘇又用自己的行動切實證明過。
況且扶蘇還真敢拍著胸脯自己沒有錯,不那身毒,就單單是那西域,就已是國林立。
“其五,下已定,故可遂就宮室,夫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又以加也。”
扶蘇果斷將漢初丞相蕭何這句話抄襲過來,既是為了滿足始皇帝那顆虛榮心,同時也是徹底絕了後世皇帝再建新宮的心思。
像這種大工程,幹一次,就好了,最好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類似的問題。
後世那些皇帝,要是還想修建新宮,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功績有沒有超過始皇帝,要是超過了,無話可。沒超過,嗬嗬,下一位。
可功績要想超過始皇帝,這樣的難度,比登還難,並不為過。
“以上五點,是兒臣認為當建新都的原因,請父皇裁奪。”扶蘇完,就恭恭敬敬徒一旁。
閻樂看著侃侃而談的扶蘇,心中的震驚是無以複加的,扶蘇的其中有些話語,甚至來,就是將他的一些進行了潤色修改,然後就變成扶蘇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