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來都是一朝子一朝臣,倘若不知進退,最後的下場大都很淒涼。
商鞅變法,結果孝公死後,老舊世族反撲,最終商鞅被判處車裂。張儀為秦國外相,連橫各國,籌謀秦東出大計,最終卻隻能客死在魏國。範睢遠交近攻,可最終卻是病死。
李家現在看似很風光,這一點,李由知道,不過是表麵看上去而已,可實際上,他的父親李斯,為了推行自己的政令,朝野上下,得罪的人多如牛毛。
若不是一直有著始皇帝的聖眷照拂,隻怕他的父親李斯早就被人給分屍了。
這也是大多法家名臣的悲哀,法家的精髓就是在於一個變字,因為隻有思變,國家才會強盛,變法者才會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變法者,利害重新分割也,種種利害恩仇,至少需要兩代以上方能化解,他的父親李斯,幫助始皇帝掃滅了六國,一統了下,乃是曠古未有之大變。如此豐功偉績,即便是千秋萬載之後,也是難以磨滅。
而因此結下來的仇怨,卻是一層層累積了下來,倘若再失去了新君的支持,無疑是雪上加霜。
之前,扶蘇滿腦子仁義,別他的父親李斯,即便是李由,也是十分看不慣,仁義為先,如何治國理政?
國家大事,豈能兒戲?而他的父親是堅定的法家大臣,對於扶蘇的想法更是嗤之以鼻,也因此,與扶蘇多有嫌隙。
可是,從這些日子的接觸來看,似乎扶蘇已經變的和以前完全不同,其想法不僅不和以前那般幼稚,而且思慮變的周密,對於諸多事情的看法,皆是十分透徹。
更為關鍵的是,數次對他們李家表露出善意,李由也是聽聞了,除誹謗令陛下首先征求的是扶蘇的意見,結果扶蘇果斷推薦了他父親李斯的人,對於蒙恬、蒙毅兩兄弟更是提都沒提。
如果最後不是陛下拍板,蒙氏兄弟能否參與其中,隻怕還需要斟酌一番。
而到了滎陽之後,扶蘇也是無私的將那一遝白紙交給了他,其中飽含著扶蘇的心血,更有著扶蘇自鹹陽出發一路上的見聞,以此製定出的思謀之策,價值簡直不可估量。
可就是這樣一份極具價值的白紙,扶蘇眼睛眨都沒眨就交給了他李由,讓他轉交給他的父親李斯。
而此次神物,扶蘇也是拉上了他李由,凡此種種,皆讓李由看到了希望。
他的父親李斯已經位極人臣,而他李由,也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李家已經是風光無限,現在李家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更進一步,而是如何抽身自保。
保證自身家族的長盛不衰,才是李家目前需要考慮的最大問題。
李由的這般思慮,扶蘇自然是發覺不出的,即便是知道了,也就會一笑了之,為了化解和李斯之間的恩怨,扶蘇已經表達出足夠的誠意,得到如此回報,也是理所應當。
眼下,最應該考慮的就是九鼎,隻不過,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在扶蘇的計劃之中,並未出現什麼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