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倉的速度很快,當日下午,就將一份河東郡的地圖送到了扶蘇手中,對於柏倉這般快速的辦事效率,扶蘇滿意非常,果然,有著神物這根胡蘿卜釣在前麵,柏倉會不顧一切幫助自己做成此事。
看著眼前這副河東郡的地圖,扶蘇眼中露出一抹激動之色。
河東郡的郡治在安邑,是故魏國的都城,南有巫鹹山,西南有鹽池,在戰國時代,富庶就甲於下,魏國也是因此,戰國首霸了一百多年,方才逐漸沒落。
而河東郡的地下,更是埋藏著黑色的黃金,在後世,河東郡屬於山西的範圍,是全國聞名的產煤大省,煤礦是出了名的多,許多煤礦甚至於露就能開采。
也因此,誕生出了“煤老板”一類全國聞名的狗大戶。
煤,是工業必不可少的資源,有了煤,意味著扶蘇就有足夠的資源去進行技術儲備,就可以進行不斷的實驗,一直到最後,徹底將工業革命點亮。
扶蘇明白,在公元前的世界,要想完成工業革命,無疑是有些癡人夢了,按照扶蘇的預測,最起碼也要花上一百年的時間進行技術的儲備以及基礎材料的研究,才有可能摸到工業革命的邊。
即便如此,在扶蘇看來,也是有些冒進了!
可是利用簇的煤炭,進行軍工的發展,將秦軍目前的大部分的青銅兵器替換成鋼鐵,那麼,秦軍的戰鬥力必然可以再度登上一個台階。
扶蘇知道,雖然現役秦軍裝備的青銅兵器其質量以及鋒利程度都遠遠超過鐵兵器,但是,扶蘇清楚的明白,未來是鐵製兵器的下。
現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青銅的技術大秦已經將其發展到了巔峰,而鐵兵器才開始沒有多久。
青銅兵器,已經到了末路,再向前幾乎已經無法發展,而鐵兵器不同,未來發展的空間還很大,隨著技術的進步,鐵兵器所展現出來的威力將會大大優於青銅兵器。
按照扶蘇的預算,想要完全替換秦軍現有的兵器,起碼需要百萬斤以上的鋼鐵,因為現有的秦廷的青銅產量就已經達到了百萬斤的程度。
未來不僅軍工需要鋼鐵,大秦的每一戶人家的鐮刀、犁頭都需要鋼鐵,因此,隻有百萬斤以上的產量才能滿足大秦的需求。
而這一點,扶蘇覺得,自己從這一刻可以開始布局了,以大秦動員能力以及少府掌控的人力資源,扶蘇明白,假以時日,年產百萬斤鋼鐵並非做不到。
後世全國人民一起大煉鋼鐵的時候,連不識字的老百姓都可以起了土爐子,來煉鋼……
雖然煉出來的鋼鐵質量不咋的,可到底也是鋼鐵,不能用在軍工製作上,造個鐮刀這類的農具也不行嘛?
也就是質量差一點,可也比現在用的青銅鐮刀強,而造出來的這些農具,未來不定就是自己用來收服六國百姓人心手中的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