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也是如此,做了皇帝之後,回到沛縣豐縣,大擺宴席連著三個月宴請父老鄉親,就是想讓昔日的父老看看他劉邦現在混的如何。
富貴之後回鄉裝逼,這是這個時代所有出門在外之人心中的美夢!
為此,那些士子留在鹹陽便需要花費,此時,有了這樣一份工作擺在眼前,是沒有拒絕的道理的,更何況,還是當朝九卿伸出來的橄欖枝。
要是幹的好,被九卿看上了,然後不就有有機會一展胸中所學,封候拜將了麼?
知道這件事的扶蘇,也是啞然失笑,也慶幸這個時代並非如同後世那般,對於這等行業,雖有些輕賤,但終歸來,還是有讀書人願意去做。
而不是後世的那些讀書讀傻聊書呆子,一臉清高,聽此事,二話不,便斷然拒絕,要知道在那些個時代,讀書人可算是被寶貝壞了,連下個廚都不願意,甚至還言辭鑿鑿的提出“君子遠庖廚”。
孟軻孟老夫子倘若泉下有知,自己話語被篡改曲解成這幅樣子,也不知道棺材板壓不壓的住了!
雖然隻發了一版的報紙,扶蘇已經可以感受的出來,應該來,還是有一些安撫民心的效果的。
搶奪輿論陣地初步上來很是成功,百姓也開始接受了隕石上刻字乃是人為,而非意。
而意非凡夫所能知曉這一觀點,對於他們來,更是容易接受,如今的始皇帝,在百姓的心中,那是猶如太陽一般的存在,在關中,就有許多人發自內心崇敬始皇帝。
而在接下來的幾當中,少府每刊印發放報紙,取得效果皆是不錯,在報紙橫空問世之後,市井上的一些流言紛紛潰散,相比起報紙上的文章,那些流言實在是太過缺乏服力了!
而有了那些家的加入,那些文章之中引據經典,同時卻又詼諧有趣,不顯生硬,相比起流言,顯然報紙上所,更能引人注目。
而在這般等待之中,扶蘇終於等來了自己要見的人。
接到扶蘇的信件之後,李由立即派人將陳平送到了鹹陽,本來,就是扶蘇親自去招攬這位大才的,而如今,扶蘇有邀,李由自然不好拒絕。
陳平卻是一臉的困惑,在滎陽還沒幹多長時間,郡守就把自己打發到了鹹陽,理由卻是鹹陽有一位貴人要用他,而且此人還與他相熟。
陳平在自己的記憶之中,可不記得有這麼一位故交,若是真有的話,何至於困居於戶牖鄉,一生所學不得施展。
帶著這樣的疑惑,陳平還是登上了前往鹹陽的路途,因為相比起其他人,他有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就是他認識當今丞相的長子李由。
在滎陽幾月,陳平所展現出來的過人之處,這一點,是李由完全可以看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