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江春旱(2 / 2)

見扶蘇問自己要兵馬,嬴政微微點頭,嬴政道:“此行,司馬欣、英布會隨你前去。”

看著扶蘇離去的身影,嬴政若有所思。一直以來,嬴政都有心讓扶蘇磨煉一番的意思,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本來,嬴政有意讓扶蘇去蒙恬軍中磨煉一番,可是,當九江郡的奏報出現在他的眼前,嬴政便改變了主意。

九江,這可是舊楚之地,九江郡的治所更是楚國最後的國都壽春。而扶蘇的身份,嬴政再清楚不過。

當扶蘇到了故楚之地,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嬴政對此已經有所預料,而此行,嬴政亦是要看看扶蘇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在離開鹹陽宮的路上,扶蘇則是陷入了沉思。

九江五個縣受災,這個規模實話,讓他這個皇子去,的確是有些了,派一個禦史去,都足夠了,若是受災有兩三個郡,讓他去,倒是非常符合情理。

可這件事,嬴政亦是擺明了告訴他,這是一次考驗,如果這件事辦砸了,那麼便明,他真的不適合做皇帝,嬴政亦會重新考慮皇位的人選。

略微思索,扶蘇知道,自己應該利用僅剩的時間去做一些準備了,於是,便改道少府。

實在話,扶蘇發覺自己用少府是越來越順手了,可能也是由於自己在後世也是個技術宅的緣故,再加上,扶蘇是借助於少府,方才成功製造了白紙,在這個公元前的世界,得到鄰一筆立身之資。

少府於他而言,確是有著特殊的含義。

扶蘇反複瀏覽了一番九江郡遞過來的奏報,既然要去九江郡,自然不可能兩腳一抹黑就過去了,要先了解一些情況方才能做出判斷。

春旱,其實此時要命的並不是餓死人,因為,此時家家戶戶還有餘糧,可以勉強度日。

而是因此,導致莊稼旱死絕收,然後緊接著,便是大規模的饑荒,最後如果饑荒蔓延開來,因為饑荒而死的人越來越多,勢必會有可能形成瘟疫,然後使得更多人喪命。

而那些未死的百姓,為了活命,隻能遷徙到其他地方,同時將瘟疫的病毒傳到其他地方,最終導致瘟疫的擴散。

因此,如果不從源頭遏製出這一次的災難,那麼,這一次去九江,其實並無多大的意義。

而最為要緊的是,就是盡快進行補種,避免春旱造成的絕收的情況的出現。扶蘇知道,在公元前的世界,減產已經不可避免了,因此,如何降低損失便成為了扶蘇首要考慮的問題。

或許自己應該在九江組織人力開挖渠道,隻要能開挖渠道,引出水流灌溉田野,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緩春旱形成的災情。

同時,這也是一樣利在千秋的工程,因為,渠道挖好之後,每年隻需要稍作修繕,便可以持續使用,而因此,即便日後此處再度遭受旱災,也有抵禦的能力。

不然大秦也不會對大工程如此熱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