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攥緊拳頭(2 / 2)

為此,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即便不死,也是脫了幾層皮,剩下的一點零星糧食,掐算著吃,才能勉強讓自己不至於餓死。

此刻百姓心神振奮的看向站在高台上的李斯,即便此刻李斯表情依舊,隻不過在這一刻百姓的心中,也是和藹親善了許多,雖然威嚴依舊,可是對於百姓充滿了溫情與體諒,與以往法家展現出來的高高在上的明府,完全不同。

李斯心中滿意異常,雖然這一次的變法,隻不過是借了他這尊大佛鎮場子,具體變法的內容,全然是扶蘇找來的那名蕭何在主導,可是,李斯卻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當日,他本已有退隱之心,是扶蘇強行將他留在朝中,要他為變法保駕護航,他最終才選擇了留下,如今這樣的局麵對於他來,已經甚好。

而且,那名蕭何,李斯不由地感歎扶蘇眼光的毒辣。李斯先是察看了一番蕭何作為一名獄掾治理沛縣的情況,又從浩如煙海的文檔之中找出來以往禦史對於蕭何的評價及考察。

最後又看了一番如今蕭何製定的法令,便已然敏銳的感知到,這位蕭何的的確確是一位傑出的人傑。

李斯更為感同身受的是,他曾經也是一名吏,也是在這般差不多的年紀,來到了秦國,最後脫穎而出,受到了先帝的重視。

在李斯看來,這位蕭何可比他幸閱多,起碼沒有他來到鹹陽以後那麼多的波折。

看到大秦的官吏之中,後輩有如此傑出的人才,李斯打心眼裏高興,這意味著他在這個位置上再待上幾年,等這些後輩處理政事的手腕再稍微熟練一些,就真的可以放手給這些人了。

變法在關中的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場風暴,隻不過,這場風暴在到達函穀關之後,便戛然而止了,並未向山東之地擴散和發布。

扶蘇甚至連一個傳令的都未曾向山東派遣,扶蘇清楚的知道,就算是派了,也沒什麼卵用。

因為大秦山東在的基層,早就被腐蝕透了,變法的命令根本不可能在山東上傳下達,即便百姓知道了這些變法的條令,也會變成向百姓索命的催命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扶蘇太清楚這些官僚的尿性了!再好的政策,到這些人手裏,分分鍾就能變成吃人都不吐骨頭的玩意兒。

在扶蘇的記憶中,王安石變法便是前車之鑒。老實,王安石製定的那些政策不好麼?可結果到霖方上,一實施,百姓就怨聲載道,恨不得剮了王安石。

這造成了結果就是惡名王安石擔了,而百姓受苦了,可是好處都被這些官僚給多吃多占了。

扶蘇自然不會幹這種蠢事,隻有先將自己的拳頭攥緊了,才有足夠的力量收拾這些混賬。至少扶蘇認為,將秦國的關中大本營穩固好,變的固若金湯,收拾山東六國那些隱藏在地下的餘孽和豪強,不過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