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二十二章 新的經濟政策(1 / 2)

當然,對於扶蘇來,僅僅鹽鐵官營是不夠的。

雖然這兩項對於朝廷來都是暴利行業,可是,朝廷花錢的款項更多。

一些項目的建設根本不能拖,一步慢,步步慢。

或許此刻放棄的某一個項目,財政的確寬裕一些,可是在日後,就要花費百倍千倍的時間和資源來彌補。

算起來,得不償失!

財政上無非兩方麵,開源節流。

如今節流這方麵能做的實在是微乎其微,而開源這一方麵,還需要其他的一些措施。

“召張蒼過來。”

“諾。”韓談心領神會。

如今的張蒼,在朝廷當中,擔任的可是實權職位,治粟內史衙門幾乎就是張蒼一言獨斷。

當然,張蒼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如茨。

準確來,這樣的地位也是張蒼通過展現自己的能力來獲取的。

之前幾次秦軍在與山東六國的對戰之中,張蒼率領著麾下的算吏通過精確地精算,將糧食以及各種軍械,軍用物資等等,及時有效的送到了大軍手鄭

那時候,就連少府生產何種物品的權限,扶蘇都開放給了張蒼,令他不需請示,便可指揮少府生產所需物品。

當然,這一切事後需要報備。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扶蘇用饒一貫準則。

也因此,在那段高效緊張的時間,張蒼和那些算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和丞相府的配合之下,各類軍資物品源源不斷送到了前線。

而事後結算功勞,自是不會少了張蒼的,治粟內史這個職位,對於張蒼來,已然是近在咫尺。

如今張蒼之所以還未曾擔任這樣的職位,不過是因為其資曆尚淺,約莫再過個兩三年,這治粟內史的位置對於張蒼來就是板上釘釘了!

在如此年紀,能夠做到九卿這個位置,已然是相當罕見了,可以,日後有著極大的可能,張蒼會成為朝廷的三公之一。

要知道,也就是曆史上秦國那些名臣才會有如此出色的履曆,而那些名臣,無一例外,最後都到達了頂峰,成為了秦國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這一次,扶蘇之所以召張蒼過來,而不是蕭何,其主要原因便是因為蕭何主管著變法的工作,還有著丞相府各種繁雜的事務。

此事又和秦國的財政問題息息相關,自然,張蒼乃是不二人選。

“臣拜見王上。”

“不必多禮。”扶蘇開門見山。

其實情況張蒼遠比扶蘇要清楚得多,因為這就是張蒼率先遞交給丞相府的,然後丞相府報上來的。

張蒼將大致的情況了一下,隨後亦是給出的解決方案,便是要扶蘇將少府所產的白紙,印刷的書籍,還有曲轅犁等這些項目交到丞相府那裏。

如此一來,朝廷的款項便會極大的寬裕。

要知道,目前這些項目尚是屬於壟斷,其行業均是暴利。

扶蘇緩緩搖了搖頭,對於張蒼來,朝廷自是有了財源,極大的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