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樣,這也將張蒼綁死在了秦國的戰車上。
倘若張蒼敢背叛秦國,為了保密的需要,不僅是張蒼要死,就連張蒼所有的親朋故舊,都不能幸免。
張蒼心有餘悸的走出了鹹陽宮,今日扶蘇提及此事,自是為了給張蒼一個警告。
張蒼明白,扶蘇在對他保持信任的同時,一樣保持著一份警惕。
這份警惕對於張蒼來,恰恰是一根紅線,觸之必死。
與此同時,扶蘇同樣也給出了一份榮華富貴,毫無疑問,一旦張蒼能夠順利推行這些新型的經濟政策,張蒼絕對算得上立下大功了。
未來三公的位置已經不再是仰望,甚至來,在這個年紀的他,已經拿到了通向三公的通行證,對於他來,唯一欠缺的就是資曆。
如何選擇,相信對於一個稍微理智的人來,都不難選擇。
一路上,張蒼腦海中不斷回響著扶蘇的話語。其中,最後扶蘇甚至表示,隻要張蒼能夠勸服張耳歸降秦國,那張蒼自然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隻不過,不管是張蒼還是扶蘇都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勸降張耳,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現在的張耳,已然不是當初被秦國通緝的反賊,而是趙國的相國,真正的手握實權。
就連趙國的君王,如今也不過是張耳手中的一個傀儡。
本質上來,張耳如今就是趙國的土皇帝,如此情形之下,張耳焉能歸降?
須知,一旦歸降秦國,那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張耳即便再蠢,也不會做出如此抉擇。
隻不過,現在不可以,不代表將來不可以。
扶蘇所看重的並非是張耳本身具備的才能,而是此饒聲望。
倘若真正的征服此人,那對於秦國日後統治山東各地,將是大有好處之事。
當然,還有一人,若是能夠投效秦國,那麼對於秦國來,益處更大。
--張良。
如今張良已經被扶蘇軟禁在了鹹陽一處宅院之中,從抓到張良的那一刻,扶蘇就未曾打算將張良處死。
扶蘇選擇了更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他要令張良歸順大秦。
這件事,準確來已然不是挑戰性了,而是近乎不可能。
可扶蘇不怕,一年不成,就三年,三年不成,就十年。
實際上,被軟禁在宅院之中的張良,和死了也沒有什麼兩樣。
實際上,扶蘇也曾讓如今的韓王韓成去勸張良,可誰曾想到,這韓成隻不過剛剛開口了幾句,張良便厲聲駁斥,痛斥韓成不顧社稷傾覆之仇,甘當暴秦的走狗。
一番話的韓成啞口無言。
對於如此結果,扶蘇並不感到絲毫的驚訝。
張良若是能被韓成輕易動,那扶蘇反倒是要懷疑張良是不是要耍什麼陰謀詭計了!
單論腦子,扶蘇覺得,張良就算是玩死韓成,韓成到了最後,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
而幾日之後,官府門前,張貼了露布,上麵所寫的內容自是有關於債券令的事情。
雖然此時張貼在外麵的仍叫露布,可是,如今已然都換成了紙張,隻不過如今還延續著過往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