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前一段時間總寫男女感情,在帝王這裏,這算是靡靡之音,如果李泰做一個閑散王爺,這足夠了。
可是想要奪嫡,絕對不可以給人留下靡靡之音的感覺,這會讓人想起陳後主和隋煬帝,這兩人都喜歡春江花月夜,然後都亡國了。李泰需要些金戈鐵馬,需要些大國氣度,否則會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在李世民這裏。
很快筆墨紙硯就拿了上來,李泰提起筆在紙上開始寫了,一首漂亮的飛白體。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看著兒子寫的詞,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這上闕壯懷激烈,寫的很好,李世民不禁看向了兒子,期待著等著看兒子寫出下闕。
李泰自然絲毫不停頓,繼續提筆寫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寫到這裏,李泰略微頓了頓,臉上閃過一抹不好意思。
李世民看著這首詞的下闕,臉上更是滿意的點頭:“好,寫得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殺敵以報君王,建功立業,我兒雄心壯誌,好,隻是這後一句還沒寫吧?來來,快點寫!”
這最後一句是“可憐白發生”,這首詞是辛棄疾的詞,也是宋代大家,這首詞是他失意閑居信州時所作,無前人沙場征戰之苦,而有沙場征戰的熱烈。詞中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抒發了殺敵報國、恢複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結句抒發壯誌不酬的悲憤心情。
如果李泰以“可憐白發生”結尾,那就解釋不清楚了,他當然早就想好了,不然也不會寫這首詞,隻不過李泰是想要賣個乖。
聽到李世民的催促,李泰無奈的看了一眼老爹,隨後抬起筆在上麵寫下了最後一句“可憐大腹生。”
這麼一改,自然沒有了可憐白發生的淒涼,但是多的也是失意和悵然,從表麵上看,李泰是在慨歎自己肚子太大,無法上陣殺敵,無法忠君報國。向深處挖,李泰何嚐不是慨歎自己的身份,陛下嫡次子,大唐魏王,還不如做一個將軍,沙場殺敵報國,名留青史,好過做一個閑散王爺。
李世民看著兒子寫下這句,忍不住伸手點指著兒子,大笑著:“豎子,促狹!”
李泰也跟著笑了,同時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略微有些無奈的說道:“孩兒也想像父皇那樣,為我大唐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可是孩兒這身子骨怕是不行了,想要南征北戰也沒希望了。不過孩兒這一陣子也在習練弓馬。我大唐尚武,孩兒也不能丟了這尚武之氣。”
“什麼都能丟,這股氣不能丟,阿爺的英武之氣,孩兒或許沒有了,但是孩兒還是有英武之心的。”
李世民看著兒子,笑著點了點頭:“我兒有此想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