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1 / 3)

開卷詞雲:

煙籠籠,宮闕無重;殘照裏,故國多情。

月明中,孤燈永夜;落通天,興榮半生。

世炎涼,不盡傷心,萬千態,為利往來。

華章起,曲終人散;繁花盡,彈指揮間。

道一聲世態炎涼,人心不古。怎可奈乾坤驟變,物宇穿梭,無可轉也?便是奉上拳拳赤子心,隻怕是將那一團熱火拋進刺骨冰河水。生而為人,此餘之罪也

安之生的不算絕色,白皙的麵孔除了來自母方的清秀外,更多的繼承了父方的麵孔的棱角。瘦削的臉上兩條彎柳葉似的眉毛黝黑發亮,鼻子微微挺起,唇紅齒白。嘴唇是安之臉上最精致的器官,小巧飽滿,稀疏的分布淺淺的細紋。

安之的父親是衛國君主。母親則是呂國先孝武王後長女,後來呂國為向衛國借兵,便把公主許給當時衛國太子為妃,衛王即位後,冊立公主為賢妃。

衛國係六大強國之首國,麵向五國。另有三十二小國星羅棋布。衛國臨海,此海時而風平浪靜,漁人收獲無數,時而浪高九尺,霎時奪人性命。

相傳海中有一龍王,因被天帝貶黜投身於此,脾氣狂躁,因而此海名為龍海,後因衛國再此興盛,人們口耳相傳皆稱此海有龍脈,故而有了一首歌謠:

龍海興,萬古寧,龍海世佑大衛民。

而今的衛國已經享受了近五十年的安樂生活,似乎是與世隔絕的盛世,在那個時代是很難做到的,除衛國外,諸國連年征伐,曾經的四大國被分裂成六國,四十四小國也經合並與分裂的不斷洗禮,才形成了如今三十二小國的局麵。

衛國非戰而獨大全賴兩場戰爭:開國首戰、天駟草原之戰。前者揭竿而起,開疆拓土,推翻了統治長達四百年的“黔風王朝”,後者以一敵廿開創了大衛王朝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在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中俘獲了當時的戴國傾世美人---戴姬。

戴姬生下一女,衛王給公主賜名英封號和安,同時冊戴姬為昭儀。衛英的容貌身量完全繼承她母親,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戴姬因容色傾城,明豔嫵媚,衛王賜一宮室名為珝苾,意為芳香美玉。珝苾宮從來都是宮裏最最熱鬧的去處,戴姬又是宮裏最會做人的女子,這會兒才是清晨,珝苾宮的花廳便坐滿了宮廷命婦。

戴姬宮中早已掛上了艾草竹籃,用的香料也加入了艾草,空氣中幽幽的藥香,氣味澀澀的,有點苦。

“我最煩的就是端陽節,一年裏毒氣最旺的一天,到處都是什麼熏艾,什麼粽葉兒。又是什麼五彩線兒,鬧得眼睛疼。”說話的乃是衛國大將堯讓的夫人,堯家同戴姬有著一脈親情,故而時長來往。

戴姬笑道:“宮裏每每臨近端陽節,總要熱鬧一番的,別的不說,安之的生辰總不能不過。”

秦昭儀不屑的一笑,銀針紮起一顆酒香蜜釀蓮子放進口中,細細的嚼著,半晌,輕聲道:“安之這五月初五的生辰,原本是個極不好的日子,民間傳言,這天生的孩子會克父母,萬幸,生在了帝王家,僅把生日改換成五月初四。”說罷輕輕笑起來。

堯讓夫人也抿嘴笑道:“可不是,在民間,端陽節這天生的孩子通常隻有兩種結果,一者被丟棄不養,二者改換他的生日,若非是王室公子公主血統高貴,豈不是要?”

戴姬垂下眼瞼,微微一笑,對秦昭儀道:“秦姐姐,聽說璞雍會作詩了?”

秦昭儀嬌羞一笑,眼中滿是得意的神情:“哪裏是什麼詩句,幾句女兒家的吟哦罷了。”

侍女端上三小碟桂花蜜澆楊梅糕,戴姬笑道:“姐妹們都是用過早膳來的,吃點子酸糕,也是養生之道。”秦昭儀和堯榮夫人也拿起邊上的雕花小銀勺子舀著一塊軟糕來嚐。

“我聽說,安之的文采很好,陛下也常常稱讚,隻怕不是小女兒口中幾句吟哦可比了。”

堯讓夫人聽著話中有話,一時不敢多言。秦昭儀撂下勺子,悻悻道:“賢妃的女兒,不管怎樣都是好的,闔宮都知道。不過眼下局勢複雜,聽說呂國已經出兵犯境,賢妃是和親的公主,她還能在宮中多久,誰說的準?”

堯讓夫人也凝重道:“我也聽說,呂國和衛國要打仗了,戰火一起,呂國和衛國的和親關係就要到頭了。”

自古以來,和親的公主往往沒有昭君那般好命,她們用自己渺小的生命作為和平的標誌,用自己哀怨的命途化為連接兩國和平的紐帶,一但一方有失,另一方隔斷紐帶,象征著和談的破裂和罪惡戰爭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