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破爛殲-7你就算是全都打掉了又有什麼用!
突襲成功戰果不菲意義不大,部隊的痕跡暴露了,接下來就準備迎接鷹隼大隊蜂擁而至的攻擊吧。
首先是早期巡邏中的四架SU-27SK在五十公裏外發現了突襲得手後拉起爬升的目標,三批十二架全部出現在機載雷達的顯示屏上。北庫場站遇襲,意味著失去了地麵指揮。不過,鷹隼大隊的真正指揮員在天上,在01號雙色老機上。
根據預案,四架SU-27SK選擇了最近的四個目標展開了攻擊。他們基本上打不過的,雙方戰機的作戰能力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SU-30MKK的機載雷達比SU-27SK的要強很多,差距起碼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也就是說,對方早就發現他們了。
總而言之,早期擔負巡邏的四架SU-27SK的主要任務是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這個時候,鷹隼大隊已經實現了對姚東明大隊的包圍,當姚東明意識到這一點後,為時已晚了的。
首先朱煒駕駛的殲-8FR以及擔負空中掩護的由聶劍鋒機組和韓紅軍機組駕駛的SU-27UBK就沒有必要執行原定的偵察任務了,而是立馬爬升掉頭指向姚東明大隊,他們從東麵直撲過去。
李戰這邊的主力部隊在南麵拉開了一道鷹隼之牆,而北麵是邊境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鷹隼大隊全部都是奮力爬升到萬米高空後在距離三十公裏左右的位置發射了全部的中距空空導彈。
幾乎同時,姚東明大隊十二架SU-30MKK的座艙裏響起了雷達告警聲,不是一般的告警聲,而是被火控雷達鎖定了的告警聲!該大隊所有飛行員都發現,在他們的三麵都出現了標識著重要威脅的目標,除了北側的邊境線。
十幾秒鍾之後,鷹隼大隊所有戰機幾乎同時俯衝下高度做規避機動,利用早就物色好的地形作為掩護。
唯有一架自東向西高速飛行的殲-8FR依然在高空飛行,機腹下的信號中繼吊艙早已經開始工作。
當姚東明明白怎麼回事後,他們已經陷入了64枚中距空空導彈的三麵合圍當中,距離不過二十公裏。
姚東明一口血湧上了喉嚨——這是尼瑪飽和攻擊啊!
不是西部破爛王嗎怎麼這麼土豪!
好在還有二十公裏的距離,姚東明和他的戰友們瘋狂地翻滾著急忙活地做規避機動,試圖敗退數十枚中距空空導彈的絞殺。甚至冒險在夜間向山區俯衝試圖利用山脈來作為掩護。至少姚東明有規避掉二十公裏外中距空空導彈的信心的,地形越複雜越好處理,當然風險也是跟著上的。可是打仗哪會沒有風險。
讓姚東明感到奇怪的是,鷹隼大隊發射完導彈後就進行了規避,而不是繼續突進補槍,這不符合邏輯啊!就算他們算到自己這邊準備發射中距彈,也不應該一味的規避,而是應該同時縮短交戰距離。
這完全不是鷹隼大隊的作戰風格。
“紅軍大隊,我是北指,你們全部被擊落了,返航東庫吧。”
???
https://8./book/58377/489591015.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