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定角度看,使用航炮和航火對地打擊最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所帶來的快感與激動是防區外遠距離打擊所不能比擬的。另一個方麵則與部隊的戰鬥精神有關。更加直觀的血與火能夠維持部隊的血性,這又是必須保留所謂落後打擊方式的重要因素。
慢吞吞的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動下加速超過音速,但也僅僅超過音速,隨即整個中段基本都在這個速度勻速飛行,隻會在末段俯衝攻擊的時候飆升到兩倍音速。
韓紅軍和裴小帥順利完成了射擊任務,如同嚼蠟沒有很強烈的“射擊”感覺,塔台命令返航的指令卻是到了。兩人都有一些索然無味,還不如打航火來勁。
李戰還在盤旋等待命令。
三十分鍾之後,塔台通報韓紅軍和裴小帥發射的四枚保密型號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準確命中了靶子,地麵報靶分隊的初步毀傷報告稱攻擊效果非常好。
“洞幺,接下來看你的了,按計劃進行!”方成河下令了。
“洞幺明白。”
李戰再一次加速爬升,一直到了一萬五千米的高空才恢複了平飛。
“發射點確認,發射條件成熟,請求發射,完畢。”李戰仔細核對了各項數據後請示塔台。
“洞幺可以發射!”方成河下達了指令。
李戰把兩枚保密型號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的作戰模式調整到“作戰二”,隨即果斷地全部拋射了出去。
兩枚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在慣性下向前向下滑行,幾秒鍾後伸縮式短翼打開,自由滑行狀態瞬時獲得了強勁的升力變成了滑翔炸彈,又幾秒鍾之後,助推火箭啟動,推動力卻是勻速輸出,僅僅是保證彈藥以數百公裏的速度向前飛行。韓紅軍、裴小帥發射出去後,彈藥的火箭助推器是瞬間迸發出強大推力在數秒之內把速度推到了超音速,他們選擇的是“作戰一”模式。
李戰並不是最後的操作手,真正的射手在北庫戰術情報交互中心,操作員竟然是牛軍。
牛軍劈裏啪啦敲打著鍵盤輸入目標數據,通過衛星通訊頻道傳輸到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的導引頭上,自動飛行係統會帶著彈藥飛向目標。
但是這僅僅是開始。
在牛軍的手邊放著截然不同的六個目標的位置信息數據。
代表著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的兩個黃色的點在勻速移動著,朝向各自的目標,身後站著的參謀們屏氣凝神等待著結果。
“時間到了。”張特提醒一句。
牛軍再一次快速輸入目標信息數據,另一組兩個目標的數據分別傳輸到了兩枚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的導引頭上。
兩枚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開始轉向飛向新的目標。
若幹分鍾後,緊張的氣氛中,張特再一次提醒時間節點,牛軍重複剛才的工作,把最後一組目標的信息數據輸入。
空中的兩枚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竟然再一次轉彎飛向最新的目標。
關鍵的幾分鍾到了。
真正要打擊的目標在北庫山脈深處,一個臨時搭建的房子和一台報廢汽車。三組六個目標,彼此相距數十公裏方向南轅北轍,就算是有人駕駛戰鬥機在如此頻繁的目標更改情況下也很難保證行動順利,因此大家十分緊張。
考驗的是北庫戰術情報交互中心搞出來的情報通訊係統的實際作戰能力。受地球曲率的影響,地麵很難把目標信息傳輸到彈藥導引頭上,因此需要信號中繼,載機就是絕佳的信息中繼站。李戰發射了彈藥之後繼續在高空盤旋,北庫戰術情報交互中心的信號很容易被他接收,然後機載終端會自動把目標信息由上自下地傳輸到彈藥導引頭上,如此完成了打擊目標更改。
一向被當成主力使用的李戰在此次保密型號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的實戰運用射擊上是妥妥的配角,決定最終攻擊目標以及確保攻擊順利的是北庫戰術情報交互中心,確切的說是牛軍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正兒八經的技術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