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Su-30MKK的使用誤區(2 / 2)

讓他更加震驚的是,他發現自己也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殲-16的用途。那不就是Su-30的中國深度進化版呢嗎,還能怎麼用?可是當他回憶起和姚東明的數次交流內容之後,赫然發現三百師更多時候是把Su-30MKK當作殲擊機來用,姚東明似乎也從來不覺得這個認識存在不妥之處。

難道這有問題嗎?

問題大了。

這可能意味著Su-30MKK也許沒有完全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來,更意味著部隊對如何使用殲-16存在誤區。

李戰果斷的把飛行計劃往後推了幾天,連忙的聯係姚東明以及三百師索要他們的Su-30MKK機隊的使用情況,包括作戰訓練等等。

結果讓他大吃一驚。

三百師知道Su-30MKK是專業的戰鬥轟炸機,但是對該機的使用卻存在嚴重的認識不足,更多時候把該機型當成重型製空戰機來使用,這樣的結果似乎順理成章,畢竟該機型的空戰能力不俗,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不遜色於殲-11B的。然而這麼做卻完全沒有發掘出該機型的真正作戰能力。

在關於對地打擊方麵,李戰哭笑不得地發現三百師對Su-30MKK的理解還停留在強-5攻擊機的階段……

這樣搞還要殲-10、殲-11幹什麼?

毛子為什麼要搞Su-34,就是因為他們認為Su-30MKK兩頭落好——製空比不上Su-35,對麵打擊又滿足不了部隊的需求。於是打造出了Su-34這樣的怪物。

說白了,三百師在實際使用中平衡掉了Su-30MKK的優勢。對地打擊絕不是打點航火扔幾顆航彈那麼簡單,甚至不是防區外發射空地導彈那麼簡單,這涉及到的是一個打擊體係,而Su-30MKK是這個打擊體係裏最重要的一個關節。作為替代機型,殲-16是要扛起這個擔子的。

這個時候李戰才意識到鷹隼大隊作戰戰法的超前程度了,這個超前是相對空軍航空兵部隊現在依然普遍存在的作戰思維僵化現象。

他還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海航的Su-30MKK部隊是否也存在同樣的認識誤區。相對於空軍航空兵,Su-30MKK對海軍航空兵簡直是量身打造的兵器,是打擊大型水麵艦艇的中堅力量。他記得在搞“233”課題的時候,一些課題成果已經在一些部隊進行試點推行了,比如低空突防攻擊這套戰法就推廣到了海航部隊。

也許海航的情況會好一些吧,畢竟他們麵對的形勢是相對單一的。

要了解海航的情況眼前有兩個人選。一個是二師師長齊宏,他是從海航九師調到二師的,在海航當團長的時候第一批改裝Su-30MKK,可謂絕佳人選;另一個是陳飛,他去了海航一年多了肯定也很了解情況。

二選一的情況下李戰毫不猶豫地選擇找陳飛。找齊宏的話,如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擔心以齊宏的性格會惱羞成怒又把他趕走。當然,齊宏現在巴不得他留下怎麼會趕他走,主要是李戰擔心齊宏會有所保留。

他對齊宏此人還是有一些個人看法的。

58377/5284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