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海軍的小步快跑(1 / 3)

給李戰定下一個月的期限並非老陳頭或者上級組織故意給李戰這位超高技術飛行員的特別標準,而是他們剩下的訓練時間已經不多了。

根據上級可靠消息,航母會在九月份入列服役。

中國海軍是絕對不會接受一艘沒有艦載機的航母的,因此,在航母服役之前,配套的艦載航空部隊必須要完成陸基模擬訓練上艦實操。

飛鯊選撥已經暫停,全力以赴對入選的數十名飛行員進行訓練。

經過了幾次延後的李戰加入飛鯊比原定時間晚了一年多,他落下的功課太多了,要想成為首批上艦的飛行員就必須要付出數倍於其他人的努力和汗水。

針對李戰的情況,綜合考慮了飛鯊訓練的實際,老陳頭批準了使用037號殲-7EGG開小灶的方案,讓部分能夠熟練使用殲-7戰機的準飛鯊們可以使用該機加強訓練。

李戰到達沃土飛訓基地的第三天,飛鯊集訓一階段訓練結束,進入全新的係統訓練階段。同日,關於他的政審報告送到了海司首長的案頭,自此,李戰的編製正式劃入了海軍,成為了海軍航空兵部隊中的一員。

也是在這一天,飛鯊集訓新階段開訓動員在沃土飛訓基地飛行區召開,李戰第一次見到了基地的所有人員——近兩千人的大動員會。

隨後,各部隊帶回再開小動員會,航空部門留在飛行區會場,老陳頭站到了簡易台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眾人說道,“從今天起你們正式成為了海軍航空兵的一員,成為了首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你們當中有許多人是經過數次的選撥選上來的,也有一些人一次過關。”

準飛鯊們的組成非常的複雜,有快四十歲的上校副師級老鳥,也有二十多歲的年青小夥子上尉,有開二代機的也有開三代機的,甚至有開運輸機的。當然包括李戰這種從殲-6一路開過來的異類。

張雪陽這類人高大上,大多數人眼中的精英,但是他的準飛機型遠遠比不上破爛王師出身的李戰這一類人。殲-6、殲-7、殲-8、SU-27SK、殲-10、殲-11、轟-6KZ、運-8……他才二十九歲啊!

“不管你們以前是幹什麼的,也不管你是什麼級別什麼軍銜,對飛鯊部隊來說你們都是全新的成員,你們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嚴格地說你們還沒資格稱為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我們所有的訓練依然是在陸基上展開,沒有在艦上飛到規定認證標準,你們都隻是準飛鯊。”

老陳頭嚴肅地說道,“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上艦名額,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上艦沒有名額限製,誰達到要求誰上艦,全部達標全部上艦!”

這是個重大的好消息。

關於第一批上艦名單是大家討論著最多的一件事,第一批上艦啊,開創曆史啊,多大的榮譽!這個開創不是一般的開創,而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軍人視榮譽為生命,為了榮譽可以犧牲生命。

現在老陳頭親口說沒有名額限製誰達標誰上艦,這無疑去掉了大家心頭最擔心的那道障礙。不需要和別人競爭,隻要努力通過要求達到標準就能首批上艦,這對中下水準的準飛鯊們是好消息。

但是!

老陳頭話鋒一轉,“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同時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們,新的標準會比現在的要高很多,你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現在執行的標準其實嚴格地說不算是標準,說白了海航現在對如何定義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還沒有完全清晰的細則,一切都還在摸索當中。換個角度來看,標準、細則、規定等等,不正是這第一批準飛鯊們飛出來的嗎?

未來的起飛資格認證、著艦資格認證等,標準怎麼樣來定,什麼樣的應為滿分什麼樣的動作又是不及格的,全部都需要從頭開始來試驗來分析。而這些全部都需要有大量的飛行實操提供支持。

比如李戰定義了低空突防的標準,靠的不就是大量的飛行訓練作為支撐嗎?

沒有大量的實踐不可能形成實用的標準。

老陳頭說,“進入了飛鯊並不意味著你就具備了上艦資格,以後是上艦還是分到岸基部隊,全看你能不能通過相關的資格認證。當然,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我對你們隻有一個要求——國慶之前具備上艦實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