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我報告個情況你們別害怕。”
李戰的聲音很清楚,而且又是在一百二十公裏外六千米巡航,所以短波電台的接收非常的良好。
可是老陳頭等人聽到這奇奇怪怪的話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叫我們別害怕,你是飛行員那應該是你害怕好吧?然後猛地愣神:咦,什麼意思,又出什麼故障了嗎?
“洞三拐什麼情況直說!”老陳頭就不慣李戰這毛病,嚴厲地詢問。
李戰回答,“我座艙斷電了。”
全都傻了。
連老陳頭都被震得有些懵了。
李戰自顧的報告情況,“一平三下顯示係統應該是關閉了,照明係統也關閉了,備份儀表也看不見了,但是地平儀是正常的,隻是沒了背光。”
老陳頭突然反應過來,“洞三拐,蒙布脫落了嗎?”
“沒有,不過我帶著手電……”李戰說。
居然隨身帶著手電!
這次訓練飛行員沒有攜帶標準的裝具,否則裝具裏的應急救生物品裏也是有手電的,可是李戰居然自己帶上了手電,這是什麼超乎人類想象的預知能力?
“排查故障,保持航向航高,油門杆也不要動了!”老陳頭迅速下達指令,三個要求都非常的正確,當務之急就是讓037號殲-7EGGH保持當前的平飛狀態平飛。
李戰迅速回答,“洞三拐明白!”
老陳頭馬上命令啟動應急預案,對身邊的參謀說,“上報指揮所,要求立即清空洞三拐前方空域所有飛行器,尤其是民航的,讓他們的飛機都讓開!”
“是!”
渤海上空的空中交通非常的繁忙,航線航路交織在一起看上去就是一團亂麻,又因為有好幾個國際機場在沿海,所以民航客機在進入渤海空域的時候飛行高度通常都是在持續下降狀態,而且大部分是國際航班。
按照計劃塔台下一個指令會是要求037號殲-7EGGH下降飛行高度避開民航繁忙的航路,可是現在老陳頭根本不敢這麼做!
座艙斷電意味著飛行員無法通過儀表台獲取飛行數據,失去了對戰機狀態的把握。037號殲-7EGGH的大部分數據是通過一平三下顯示係統來呈現的,這個係統出了問題意味著飛行員除了兩杆兩舵外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和戰機形成交流。
不幸中的萬幸是備份儀表裏的地平儀還算正常,隻是沒了背光。不過李戰可以用手電來進行輔助照明。飛行員隨時掌握飛機的俯仰側傾狀態非常非常重要,此時李戰起碼可以保證不會往海裏開。
老陳頭那邊用最快的速度執行緊急預案,李戰這邊其實早就開始按照程序進行排查,他發現供電正常,因此斷定問題應該是出在線路上。
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二師工作的時候曾經遇到過同樣的空中險情,那一次是夜航,不過當時下降高度後起碼能夠看到地麵的燈光,現在他根本看不到座艙外的任何情況,比之上一次更加的危險。
執行完排查程序後,李戰報告,“塔台,排查程序執行完了,沒有結果。我判斷應該是線路出了問題。”
“其他係統正常嗎?”老陳頭問。
李戰不能動油門杆和操縱杆以及兩舵,他回答,“感覺上戰機姿態應該是正常的,推力很穩定。”
如果是原來的老飛控係統,李戰的手必須要一直握住操縱杆,通過不斷的輕蹬方向舵讓戰機保持平飛,換了新飛控係統後,037號殲-7EGGH具備了自動配平功能,是三代機的明顯特征。
換言之,隻要不出問題,李戰不去動兩杆兩舵,戰機會一直按照之前設定的航向航高航速飛,一直到燃油耗盡。
這也是老陳頭第一時間命令他雙手雙腳離杆離舵的原因。
李戰忽然皺了皺眉頭,又報告,“塔台,申請下高度,供氧好像出問題了,氧氣量在減少。”
又是一個故障。
六千米海高飛行沒有氧氣供應飛行員堅持不了多久。
每次飛行前飛機都要加油加氧充電,氧氣量大概是什麼程度呢?拿殲-7來說,加一次氧連續飛一整天也不會到底,所以從來不會出現氧氣不足的問題。氧氣量減少的原因八成是發生了泄露或者泵故障。
飛機沒怎麼飛,從廠家轉場過來一直放著,彭楚彬機務組是的保養也很精心,原因應該不會是在機務那邊。最關鍵的是座艙斷電和供氧故障看上去是兩種完全獨立的故障種類,李戰能夠想到隻有一種可能會把兩者聯係起來——和空速管故障一樣,是高鹽分環境下造成的線路故障。
飛機也會水土不服。
但是李戰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老夥計可能不太行了。
前前後後大改小改大修小修多少次李戰已經數不清楚了,到現在基本看不出原來的樣子,實際上主體結構依然是原來的老骨架。廠家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做這麼大的改進無疑也是非常考驗功力的事情,但是實際作戰性能如何有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