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催繳稅糧(1 / 2)

不到八月中旬,王季陵告訴孟縈,郡衙的邸報上說邊關戰事吃緊,糧草缺乏,缺糧少衣。南方下雨,西北地區已經飄雪了。大夏國更是受災嚴重,嚴重缺少糧食。他們都打紅了眼,如果搶不到糧食,這個冬天肯定就過不去,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左右是個死,所以上了戰場都拚命衝,一時戰爭進入白熱化狀態。

就在西北戰局全麵廝殺的時候,北方的突厥人趁火打劫,駐守中衛的靖安候不停地發出求救信。女皇一聲令下,讓定國公安排人員馳援靖安候。

西北戰局本就吃緊,現在還要馳援中衛,分散兵力,兵力本就不足,現在更是捉襟見肘。但定國公還是安排自家二郎和三郎帶兵馳援,從後方襲擊突厥,讓他們首尾自顧不暇,自會放鬆對中衛同的進攻。

今年大曌也遭遇了大旱和蟲災,損失嚴重。女皇早做部署,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半月催繳各地的稅糧。

七月底,女皇將八個皇子外加六個禦前得力之人派遣到十四個道州催討稅糧,除了最小的九皇子尚且年幼不出長安,其餘八個皇子全部都被派了出去。由他們臨時抓鬮決定去哪個道州。

女皇今年年屆四十有二,有一個正君,兩個貴君,四個側君,五個侍君,侍奴無數。她目前已生育皇子九人,並未誕下皇女。女皇自生下九皇子後,並未再有懷胎。如今九皇子已經5歲多了,女皇年齡漸長,生皇女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

女皇長姐順貞長公主,倒是育有一女,但郡主年齡不小也無女兒繼承公主府。如果女皇不能生下皇女,必然要從幾個皇子的女兒中,選一個作為皇太女培養。

如今朝中大臣蠢蠢欲動,各皇子拉幫結派,都期望自己的女兒能得女皇青眼。如今九位皇子,除了五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尚未婚配,其餘皇子均已嫁人育女,每位已婚皇子皆有一女,他們都希望母皇能看中自家女兒,選做皇太女,以期自家女郎將來能榮登大寶。

五皇子蕭瑾瑜為救女皇中奇毒後,女皇知他身體有恙,一直讓他靜養。這次如果不是情況危急,不好讓眾皇子心中憤憤不平,也不會讓他出京畿。

五皇子抓到山南東道的鬮,來之前他就聽說山南東道的硤州和澧州等地遭遇了蝗災,他想這次催糧有一場硬帳要打,還要和那些官場老油條周旋才能要到稅糧。他們還會趁著這次蝗災,沒受災的也說自己受災了,趁機發國難財。一想到那些油滑的官員,他都有些心煩。

臨行之前女皇讓他們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代天子巡查災情,外加催討稅糧。拿到了權利,女皇也給他們加了壓力,讓每個人都立了軍令狀,如果完不成任務,雖不致死,但也會受罰。

出發前,五郎的父親謝正君召他到宮裏,給了他一塊如朕親臨的金牌,希望能幫到他。又給了他一塊魚符,憑此可召當地武置團兵一萬,用以自保。他又仔細交代自家兒郎要照看好自己的身體,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首先要保全自己。他不希望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出任何意外。

五殿下提前安排部署自己的手下十八人分赴山南東道十八郡,快馬加鞭趕往山南東道,明察暗訪,提前獲得第一手資料,他自己則在明處按照正常速度趕往山南東道,以迷惑眾官員。

一路風雨兼程,不敢懈怠。五殿下途徑河南道時,看到河南災情嚴重,河南是產糧大省,一路上千裏沃野幾乎是變成一片焦土,再經雨水一衝刷,泥濘滿地。流民遍地走,他們一臉麻木,有的一路拖兒帶女北上長安,有的則往江南富庶之地乞討而去。

五皇子心裏感觸頗多,長安的世家貴族們每日醉生夢死,歌舞升平,絲毫不關心國家的安危,明知邊境危急,卻無動於衷。安知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如果這次催糧不順,邊關很可能就守不住了。

他也不知山南東道的境況如何,心裏雖憂慮,但麵上卻一派輕鬆自在。就這樣他的貼身侍從還是擔憂不已,唯恐他舊毒複發。勸慰道:“殿下心急也不能不顧念自己的身體,如今您每日白天辦公,晚上又不能好好安眠,使用日一長,恐怕身體受不住。”

“車裏尚好,倒是你們騎馬辛苦,早些趕路,邊關將士比我們更辛苦。”

“可殿下您的身體……”

“不要再說了,走吧!行程耽誤不得。”

一路上,五殿下不斷收到屬下傳來的信息,對山南東道的受災情況有了全麵的了解。這次他直接前往山南東道首府襄州,看看那些官員們如何應對。

九月初五,五殿下抵達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李庚接待了五殿下蕭瑾瑜。

甫一見麵,李庚就開始哭窮,說整個山南東道都遭了春旱和蝗災,幾乎顆粒無收,急需國家開儲備糧倉放糧賑災。黜陟使陸大人在一旁配合,兩人一唱一和,好似整個山南東道都遭了極大的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