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英東率先開口:“適才,去院中打了些井水,忽聞蘇寨主驚叫,這才冒失闖入。寨主不要見怪才好。”
蘇如煙嫣然一笑,微側麵容,道:“幸好總把頭路過。方才,真是嚇壞如煙了。”
費英東轉而一問:“沒想到蘇寨主,每日寅時便起床練功,怪不得練就了一身高超武藝。好生令英東佩服!”
“總把頭過譽了,今日早起,不僅僅為了練功,而是到了‘布粥日’而已,一會兒就要下山,去積些功德。”如煙不敢正視英東,低頭說道。
“蘇寨主所言,何為布粥日?”英東問道。
“這所謂的布粥日,就是到山下,給一些饑民布發吃食。每至月中,小寨都會去廣結善緣。”
如煙看總把頭來了興致,問道:“費把頭,可願一同前往?”
英東在山上,除了吃吃喝喝外,也沒有正事。看蘇如煙邀請,心中,也想與她多一些說話的機會,就滿口應承了下來。如煙聽後,喜上眉梢,請英東先回房等待,說萬事俱備後,就派人去請總把頭。
英東回屋後,又過了兩個時辰,山內的小廝,就來請他前去,額亦都吵吵著也要前往。英東沒有辦法,留下莫形孤、魯依智、王天來在山,自己帶著額亦都,在侍者的帶領下,走向了蘇如煙之處。
他倆跟著來人,來到了山寨門外。看見了三輛木板大車,上麵各承載了若幹木桶,看來這準備的粥食,定在其中。
蘇如煙親自牽馬而來,這時,她已經蒙上了麵紗。但是眉眼如初,雙目綻彩。就這樣,費英東兩人,跟著車隊,逐漸向山下靠近。
素英園雖然在海棠山,可其位置,幾乎不到山腰,所以下山之路,格外好走。不多時,便來到了山麓。海棠山不遠處,便是阜新城。待車隊將要來到城外時,英東就看到了一眾破布爛衫的饑民,他們焦急的等待施舍。這群饑民,看到了蘇如煙的車隊,蜂擁而上,唯恐吃不上稀粥。
有一男童,看樣子也就六七歲,被一群大人夾在人縫中,進而又被絆倒,可餓瘋的人們,哪裏去管這些。眼看著男童,就要被人群踩踏而亡,英東剛想出手,一條白色綾布,破空而到,包裹起了男童之後,就被主人拽回。
英東看的真切,正是蘇如煙出手營救。可剛剛救下這名孩童後,又有一老者,在人群的衝擊下,摔倒在地。她滿身汙泥,蒙頭垢麵,用雙手在地上摸索著,像是,尋找支撐後,才能身。
額亦都叫道:“是個瞎眼的老婆婆!”
額亦都眼疾手快,飛身下馬,使出從癡論先生那裏所學的輕功,紮入人群,救起老人來,再騰躍而出。英東看後,為額亦都的善舉,點了點頭。
費英東向素英園內的雜役,要了兩碗稀粥,下馬送到了老乞婆身邊,順帶慰問了幾句,可是老者全然不理他,隻聞到了眼前的粥香,不顧一切的,狂吃不止。
額亦都再問了一句,這位老人,仍是顧著吃粥,一語不發。因為雙目失明,老人吃的滿臉皆是,英東撕下自己的一片衣衫,拿出隨身攜帶的鹿皮水壺,沾濕以後,為老婆婆擦拭。
蘇如煙正在安排手下放食。不經意間,看到了總把頭正為一名苦難的老人擦臉,不知為何,女寨主鼻尖一酸,雙目含淚。她忍了幾下,強行壓製住了感動,繼續監督下屬,布粥施糧。
英東又拿來了兩碗粥食,老婆婆摸索著,再次狼吞虎咽起來,她隻想趕緊吃飽,便先用手胡亂摸索,用鼻子尋找位置,先把粥碗的邊沿,磕碰到了自己的下巴,然後用下巴,緊挨著碗沿,一點點的向上移動,直到將粥食送入口中,這套動作,雖然繁瑣,可是老乞婆做起來,是如此的嫻熟。
英東和額亦都可憐她,問了幾句後,她仍是不答。可這時,四碗湯粥下肚,老婦人臉上是開心十足。
“哥哥,不會是個聾啞的老婆婆吧!”額亦都看了看英東。
“可能真是如此。怎麼會有這麼可憐的人?”英東攙扶她起來,剛才老人吃的太急,竟一直都坐在地上。
“兩位大爺,這老嫗又聾又啞,還是個瞎子!”一位中年男子,瘦骨嶙峋,拿到了一碗粥後蹲在地上,邊吃邊對英東兩人講到。
在他說話之前,兩人也都猜到了八九分。
三車的粥食,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被搶的是一幹二淨。施粥所用之時辰,還不及趕路之一半。可未吃上飯者,九成靠上。蘇如煙來到英東身旁,言道:
“總把頭,我們走吧。一家之能力,僅限於此。要解決根本,還得朝廷開倉放糧不可。可現今,後金猖獗,兵災連年。作戰兵勇,尚無糧食果腹,又怎麼輪得到百姓呢?走吧,在此,也是徒增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