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入了冊子,布商們的酒宴也開始了,依舊是蘇宛平請這些東家們去酒樓吃飯,她這一次因為貨太多,又快到年關,她想著年前把貨賣完,於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她想搞分銷商,分一級和二級兩等,她會依據每位分銷商的年銷售額來算等級,然後這些一級分銷商各自管理一塊領域,分銷商拿了貨,再接著分銷給別的布商,一層層下去。

蘇宛平將自己的計劃講解了好半晌,終於讓這些布商搞明白了,他們卻驚歎於她的想法,何況最終也是超出一年未賣出的產品仍然是能折價退回來的,她也會時常巡視各間鋪麵,教大家怎麼銷售。

待這些分銷商個個起了心思,蘇宛平坐在主座上,她回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做生意的時候,感覺不過是換了一個場景,再開始幹起了老本行而已。

時燁全程坐在她的身邊,目光一瞬不瞬的盯著她看,時燁搞懂了她的銷售模式,不過神色意味不明,蘇宛平此時還在說動布商們多拿貨,自然沒有發現時燁的不同。

等她說得口幹舌燥了,伸手去拿水杯的時候,時燁卻遞給了她。

很快這些人報上了自己能分銷的數量,接著便各自回家找二級分銷商去了。

蘇宛平和時燁回到布莊,傅氏卻忙了一日腳不沾地,說這一批新布過來,那些富家女又來了一批,他們還沒有向外頭說,也不知道是怎麼得知消息的。

知縣夫人和縣丞夫人這邊照舊是要送些好布過去的。

她跟傅氏在裏頭翻了翻,便從裏頭各拿了素羅、緋綾各一匹,派巧杏送了去,很快這些官夫人便知道喜客來又來了好貨,又有人來這邊買貨了。

轉眼過去了五日,梅嶺縣的布商又尋上門來,先前預報的數字略有改動,接著他們開始拿貨。

這麼一折騰,他們便拿走了一半的貨,剩下一半,繡莊開始分銷出去,尋了幾間好繡坊,下了訂單,趙朋遠那邊來消息了,年底還有一艘船出行,在出船之前能趕出貨來,賈公子願意給她們的繡品留點空間。

這邊蘇宛平的生意風風火火,而蘇家二房這邊卻鬧翻了天,蘇家二房為了這掌家之事鬧了不少日子了。

自從上次趙秋紅被蘇家人發現跟娘家走得近後,蘇李氏便借機收回了掌家大權,如今蘇李氏手上,隨時能拿出上百兩銀子出來,感覺整個人飄飄欲仙,回村子裏的時候穿得還是上等的綢布衣裳,抹額也做得精致,不說話不罵人的時候像個富戶家裏的老太太。

蘇大丫隻要沒事,基本不來二房院裏了,這種吵吵鬧鬧的日子令人很是心煩。

而時淩自從離開了縣學,中間有兩個月什麼事也沒有做,開了私塾,卻一個弟子也沒有。

最後還是蘇大丫陪著蘇李氏回了一趟村,在村裏頭以及周圍幾村招了些學生入城開蒙。

私塾算是開了起來,然而時淩卻是悶悶不樂,他不想做一個這樣開蒙的夫子,而且眼前的這些弟子個個家裏貧窮,資質也很差,就算資質好,也未必有銀子能送他步步高中。

不免時淩有些怪著蘇大丫,與其招這些弟子,倒不如直接不開私塾得了,隻是他一個大男人日日尋女人要錢也不是個辦法,麵子上拉不下來。

正值月考放假,時淩忙到深夜,審了這些弟子的考卷,又是鬱悶的不行,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能做錯,這些人當中就沒有一個資質好的,平素還得應付這些村民的詢問,生怕孩子趕不上,拿來答謝的禮物也就是些農產品,不是提隻雞,就是送幾個雞蛋,時淩看著都不想收。

月考放假一日,時淩想去罪人村一趟,先前自己差一點返回罪人村的事被裏頭的管事給傳開了,眼下得回去一趟避個嫌,還得告訴他們他又開了私塾,或許這樣,他父親還能原諒他的擅自作主。

蘇大丫安排蘇三丫準備了不少禮物,接著才回到書房,看到時淩那鬱悶的樣子,腳步一頓,心情也跟著不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