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鏢,金豐鏢局的鏢師終於忙碌起來,都盼著年底還能撈上一筆,很是勤快,鍾夏生請蘇大丫去酒樓吃飯,還感激了她的提點。

蘇大丫卻警告他別太過得意,一定要抓緊底下的人,在這節骨眼上千萬別出亂子,不然就自毀招牌。

鍾夏生聽了她的提點,決定回去後訓導這些鏢師們。

當金豐鏢局風生水起的時候,金淩鏢局卻將先前劫走他們糧貨的匪徒給幹掉了,沒想還追回來一半糧食,對方沒有尋到好的買家,這麼多貨一時間賣不完,留了一半在寨子裏當口糧。

東西浩浩蕩蕩的直接運去了李家,吳昆上門再次賠罪,引來不少街坊圍觀,先前名聲一敗塗地的金淩鏢局又再次從街坊口中傳開,有不少客商又有些猶豫起來。

至少這位東家敢做敢當,損失了便追回來,而且還給李家賠償了,這走鏢的,千裏之遙,難免會遇上劫匪也不是金淩鏢局願意看到的局麵,這一次解決了那匪徒,也看得出來金淩鏢局是有實力的,於是又有一些小單跟了過來。

鍾夏生知道後,帶著心腹來到金淩鏢局奚落了吳昆一頓,於是兩家鏢局打了起來。

這一仗金淩鏢局勝,坊間都傳開了,金豐鏢局的鏢師打不過老主雇家的,金豐鏢局被人笑了好幾日。

而這一次金豐鏢局接了一批大貨,這位客商出的鏢銀極高,沒把鍾夏生給高興壞了,心裏都好奇這是一批什麼貨,竟然如此小心翼翼。

這趟鏢去的是廣州,聽說是運去海外的,大多人都知道,一但運去海外的,必定有皇商這一條線的,同時也必定是極貴重的東西,不是好東西也不會運出去賣,不然連這海運的成本都劃不來了。

而這位客人再三要求鏢銀不是問題,重點要找金豐鏢局最好的鏢師,於是鍾夏生將鏢裏最好的十位鏢師跟了這一趟鏢。

長長的車隊終於從保昌郡出發,走陸路去往廣州,路途不說太遠,大半多的路程是有鏢局打點的,周圍自然不會有劫匪出沒。

驢車一共三十輛,每輛驢車走得很吃力,瞧著是很沉了。

到了一處荒郊傍晚紮營的時候,前頭的驢車一個不穩,將車上的箱攏摔在了地上,很快那箱子散開,隻見裏頭一座金佛,那趕車的人連忙用衣服擋住,慌張的將那金佛收了起來,然後還左右瞥了幾眼。

遠處坐著的十位鏢師麵色一變,幾人相視一眼,什麼話也沒有說。

接著又走了半個月的路程,由於下著小雨,路上有積水,車輪卡在積水窪中,鏢師們隻好下馬幫著推車,好不容易將車推了上去,隻見上麵一隻箱子掉落下來,再次箱攏打開,裏麵是座玉觀音。

這麼大件玉,那得值多少錢去?

金豐鏢局的鏢師們傻了眼,眼睛都看直了。

那邊趕車的車夫以及東家的管事連忙將東西收好,還罵了那車夫一頓,換了一個車夫趕車,接著朝前行。

又走了五日的樣子,按耐不住的鏢師,半夜裏乘著東家的人馬睡著了,幾人來到就近的驢車打開裏頭的箱子,隻見裏頭不少珠寶首飾。

十位鏢師當即起了心思,偷偷的將所有的驢車給趕走,他們也不想做什麼鏢師了,有了這一批財寶,他們想做什麼都成,吃喝一輩子不愁了。

趕了幾趟,終於將驢車都趕到了山裏,再回頭想要殺人滅口的時候,營地裏的人都不見了,這一下令這些鏢師疑惑起來,然而還是錢財誘人,找不到這些人算他們命大,多半是發現驢車失蹤就偷跑了,這樣的話他們也有責任,估計也不敢回去告訴東家,還能為他們拖延時間。

隻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客商的管事帶著所有的苦力跑回了梅嶺縣,一口氣將金豐鏢局全部給堵上了,大鬧金豐鏢局,說他們吃了客商的貨,那些鏢師拐走了東西跑了,非要找金豐鏢局要一個說法。

那會兒鍾夏生正在美人窩裏消金,身邊心腹匆匆進來稟報,鍾夏生覺得像做夢似的,他手下的人他自然清楚,說好暫時做正當的生意,怎麼可能拐走了客人的鏢,一定是他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