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丫果然此時開口,“夫人,平兒跟著她夫君做生意,幾處分鋪忙不過來,許是沒有時間的。”

陸氏一聽點了點頭,“你們兩姐妹不錯,既然如此我也不強人所難了,好在燕兒得空。”

這邊聊得好,那邊傅氏莫氏也聊得正上心,這一次趙朋遠的提義,蘇宛平讓傅氏與莫氏說一說,這會兒傅氏剛好說出來,莫氏一聽高興壞了,她先前還想著這麼捐上一次款,吃完了後該當如何?

不可能讓梅嶺縣的富紳們養著這些難民吧,再說以後萬一來更多的難民呢?

不過有了傅氏的提議,莫氏生了想法來,她立即召來身邊下人,將這個消息告訴前頭杜縣丞,想來她夫君便有在學政大人麵前出了風頭,也在整個梅嶺縣出出風頭了。

終於等到要捐銀子的環節,這些富紳夫人們都打起了精神,這一次捐多少,各自心中有數,但是蘇大丫卻是揚起了唇角,既然弄了這麼一出,豈有小打小鬧。

蘇大丫朝那邊幾位富紳夫人看去一眼,這三人正是伍、劉、李三家,這三家正盼著蘇大丫能將他們家的兒子弄到府學去。

雖然蘇大丫已經騙了這麼多的人,卻還是有人願意相信她的,倒也是奇了。

終於到捐錢的時候了,蘇大丫一個出聲,她代表著學政夫人來主持的,先是說一堆感人肺俯的話,接著又說起這梅嶺縣難民的人數,然後才開始捐錢。

蘇大丫話落,那邊伍劉李三家立即報出數目,伍家出八千兩銀子,劉家出一萬兩銀子,李家出九千兩銀子。

蘇大丫一聽,一番讚揚,卻震驚了整個宴場,原本大家夥的捐個五百一千兩銀子就算了,沒想到人家一開頭就是八千到一萬兩的捐,那可是筆大數目。

緊接著蘇大丫看向了丁茹,接下來這一個人捐銀子很重要,而丁家向來好麵子,有了先前三人的造勢,丁家隻高不會低,不然蘇大丫大可嘲笑一番。

果然丁茹被點了名字後麵色變了變,她看向自家母親,她如此是嫁出去的女兒,以前還能跟在母親身邊由母親做主,現在她卻單獨收到了帖子,可是她手裏哪裏來的銀子,嫁妝是有的,但也不能馬上變現,眼下隻能她娘能支持了。

這筆金額是高了些,但丁家母女想要壓蘇大丫一籌,便朝女兒點頭。

於是丁茹報了個數目,“二萬兩銀子。”

這個聲音落下,丁母都呆了呆,女兒出這麼高,到時她還得出高,豈不是丁家一轉眼出去了三四萬兩?丁母麵色白了白。

蘇大丫先是一愣,丁茹看到她受驚,心中得意,蘇大丫卻揚起唇角笑了起來,“不錯,不愧是丁家,財大氣粗,我代表難民多謝了。”

丁茹聽到這話暗感不妙,剛才明明看到蘇大丫臉色都變了的,為何現在卻如此輕鬆?難道她捐的銀子比她的還要多不成?不就一個莊戶家的農女,又沒有做生意,哪還的銀子?

於是丁茹反問蘇大丫,問她捐多少。

蘇大丫想也沒想的說話,“既然你捐了兩萬,那我也不能落後,時夫子在梅嶺教學,他心係百姓,咱們姐妹自然不能拖了後腿。”

什麼好話都被蘇大丫說完了,而且這麼一說,丁茹捐的款就像她這個當家主母捐的款一樣帶在她身上的榮耀。

然而學政夫人聽了蘇大丫這話,點了點頭,蘇燕果然不負眾望,以大局為重。

蘇大丫說完這些話也不待丁茹反應過來,眼神卻直接看向蘇宛平去,“不知堂妹今日捐銀多少?”

這話問出火氣來了,那意思是捐少了必是遭人笑話的,雖然底下的人都暗自擔憂著,沒有做這麼大的準備,可是她們更害怕丟麵子,更害怕學政夫人看不起。

今個兒不僅學政夫人在,連知縣夫人和縣丞夫人都在呢,自是不能掉了身份的。

蘇宛平就知道蘇大丫今日來勢洶洶,原來在這一處等著她來跳坑,這種小激將法的把戲真是不夠看,於是想也沒想的說道:“我捐銀三千兩。”

這放在平日已經夠多的了,蘇宛平今日捐這麼多,是想著這些難民很可憐,就算按著她們先前的提意,也不能馬上解決問題,有了這一筆錢,他們就能造茅屋,找地方住。

蘇宛平話落,底下的貴夫人竊竊私語,有說好的,有說小氣的,各種說詞。

蘇大丫卻是呆了呆,她沒有想到在她這樣的造勢之下蘇二丫還敢說隻捐三千,她就不怕人笑話麼?不成,她得激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