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回九黎族?”聞仲聞言,大吃一驚,他急忙轉頭看向蚩昊,不確定問道:“二殿下,蚩帥說的是……是真的?”
“恩!”蚩昊重重地點下頭,說道:“我是有這樣的決定,當然,這也是我家王上的決定。”
聽完蚩昊的確認,聞仲傻眼了,目瞪口呆地怔在原地,久久反應不過來。自己在白苗族才是王上,如果去九黎族,自己還算什麼?
過了良久,聞仲才從震驚和錯愕中回過神來,他急出一身的虛汗。連聲說道:“不可,萬萬不可啊!如果二殿下和蚩帥回族,那……那本王怎麼辦?”
蚩融皺著眉頭說道:“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你跟隨我們回九黎族,等到九黎族之後。你再組建王廷,尋找反攻之機!”
說的容易,而實際上哪會那麼簡單?聞仲心知肚明,一旦自己離開白苗族,再想打回白苗族,奪回王位,基本就沒有可能了。
他還想再說話,蚩融已揮手打斷道:“不用再說了,而且這也是九黎王的意思。如果你不甘心,那你就留在白苗族好了。我們可不想做你的陪葬品!”
蚩融的話沒給聞仲留半點顏麵,後者臉色難看到了極點,身後屬下們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去,一各個咬著牙,握著拳頭。但是又拿蚩家兄弟無可奈何。
最後,還是一名與聞仲關係比較親近的管事低聲勸道:“王上,現在族內的形勢確實是對我方極為不利,與其坐以待……還不如先撤到九黎族,養精蓄銳,廣攬人才,或許還有複族的可能,望王上三思!”
“恩!這位大人說的在理,王上可不要一意孤行,以至於日後後悔莫及啊!”蚩融在旁冷言冷語的說道。他雖然叫聞仲王上,可態度卻沒有一點對王上該有的尊敬,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態。
聞仲不是傻瓜,仔細想想,現在隻靠南方幾郡想抵禦士氣正盛的西北軍,確實不太可能,但是撤退到九黎族真能東山再起嗎?在他看來,這也是極不現實的。
不過留下來死路一條,逃往九黎族還可以苟延殘喘倒是真的。想來想去,聞仲忍不住仰天哀歎,幽幽說道:“天不助我,天不助我啊!”
聞仲為了保命,最終還是妥協了,接受蚩昊和蚩融的‘建議’,同意跟隨九黎軍,撤往九黎族。
但是這一路南撤可不會風平浪靜,當他們退到晏城的時候,麵對的是以趙良為首的十萬天山軍。
現在,天山軍已將晏城圍困,隻是圍而不攻,趙良派出說客入城。勸降晏城的城主。晏城城主沒有立刻接受勸降,但是也沒有明確表示不接受,給出的回複是他要再考慮。當然,說是考慮,實際上就是在拖延時間,想進一步看清大局之後再做打算。
正在這時,七萬左右的九黎軍和直屬軍這兩支殘兵敗將到了。
得知九黎軍和直屬軍的主力來了,趙良早早下令,調回圍城的部下,就在晏城城前大張旗鼓的列好方陣,嚴陣以待。
當九黎軍和直屬軍到時就是看到這副有趣的場麵,晏城城頭上依舊打著聞仲的大旗,但城前列陣的卻是黑壓壓的西北軍,他們對身後的晏城視若無睹,好像根本不怕城內的直屬軍會突然殺出來。偷襲己方的身後。
趙良之所以這麼布陣也是有他的深思熟慮,他本就是聞仲的麾下大將,對聞仲這邊的情況十分熟悉,知道晏城城主並非是聞仲的嫡係。
就目前這種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晏城城主不可能傻到要與聞仲同歸於盡,之所以沒馬上接受自己的招降,也就是在等,等著看清楚局勢罷了。
現在他的布陣對晏城毫不設防,也是故意做給晏城城主看的,表明自己信任他,也是真心希望他能歸降。
十萬天山軍在晏城前攔住去路,最可惡的是為首的戰將竟然還是趙良,聞仲氣的七竅生煙,在幾名貼身護衛的伴隨下,他騎馬走出己方陣營。但是沒向前走出多遠就勒住戰馬,不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