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冉有等人來拜訪孔師之時,被他抓著討論學問,說得興起,往往就要秉燭夜談,最後免不了要在孔府歇息,所以這三間正房都是早早打掃幹淨,連裏間的臥榻之上,都已鋪好了嶄新的被褥,既舒適又幹淨,遠勝過那些驛站客舍。
孫奕之也換了間房,堅決不肯住給冉有預留的正房,他寧可住在廂房,也不願占了冉有的地方。冉有倒也不強求,幹脆也留了下來,讓人將公文直接送過來,他一邊處理政務,一邊與孫奕之閑談。
他如今在季孫氏封地為宰,除卻一軍之將的身份還,還要打理整個封地的政務,瑣事繁多不說,還要照顧孔門中的那些師兄弟們。
孔丘在外遊曆十四載,如今終得回國,昔日那些弟子,如今早已成材,有的出仕為官,有的則回鄉教書,也有的遊曆天下,在諸國之中,均有出仕之孔門子弟,無論官職高低,有口皆碑,甚得人心,也讓孔丘的名聲隨之水漲船高,聖人之稱,更是名副其實。
如今在外為官或遊曆講學的弟子,一收到冉有通過官方發出的公文,得知孔師終歸故裏,無不痛哭流涕,急忙放下手中瑣事,紛紛趕來區別拜見老師。
子羽當年並不受孔師器重,若非子遊一力舉薦,孔丘早已將他拒之門外。可這麼些年過去,在出師的眾弟子之中,堅持一直在遊曆中不斷授徒講學,傳播孔丘的禮儀之道,也隻有子羽一人。
單單以他一人之力,從魯國到楚國,從楚國到吳國,他邊走邊講,每到一地,必先開帳講學,收得弟子之後,便按著孔師的教法開始教導弟子,並始終以孔師為主,宣講之時,時時不忘提及孔師之才,將自己的所為皆歸功於孔師,才能讓那數百名弟子,自此都以孔師為尊,方才使得孔門子弟增加了近千人不說,人人皆感激孔丘之才,能夠將他教得如此知書識禮,謙虛淡泊。
冉有與他素有往來,方知他在棠城講學,便派人前去送信,卻沒想到,他如此心急地趕來,竟然還落在孫奕之的後麵,到如今還不見人影,真不知可否出事。
他擔心著子羽,孫奕之卻有些擔心司時久和青青。
從南山到曲阜,若走邊城驛道,就算牛車載重,再慢也隻需三五日,從司時久派出的信使說來,他們已經出發了兩日,若無虛報,最快明日便可抵達此處,他還得讓人盯著門口一些,免得他們人到了,卻不得其門而入。
孔丘回府之後,便讓人將自己的妻兒家人接來府中,他隻有一妻一子,這管家之事,自然交給了他們,卻不想這府第一大,下人增加了不少,甚至還有不少是季孫氏送來的奴仆,孔家人剛剛才到,根本來不及管教下人,各種規矩都沒能跟上,方有今日的門子隻看衣冠不認人,放肆刁難之事發生。
孫奕之倒是無所謂,畢竟是自家恩師,稍有怠慢,他也不會放在心上。可青青生在鄉野之中,原本自由自在慣了,若是碰上這等無禮之人,怕是一言不合就會動起手來,若是真惹出事來,隻怕孔師麵上也不好看。
隻是他卻不知,司時久和青青來得比他預想的還要快,隻是遇到的事兒,也比他預想的還要麻煩。
在最後一批木箱做好,運出雷澤之時,青青便親自帶路,將司時久的人都帶出了雷澤,卻留下了衛九兒和魯盤。魯盤是自己要求要留在玄宮。
他這些日子一邊帶人做夾層木箱裝運龜甲龍骨,一邊用青青送來的白布拓印那些甲骨上的圖文。但凡與機關築造有關的圖文,他統統複刻了一份,隻因時隔數百年之久,許多圖文已然模糊不清,單是這修複拓印之功,就非一朝一夕可成,更何況他還想根據其中所書,造出那等可翱翔九天之飛鳥,可移山填海之巨熊。
魯盤不願走,衛九兒自人也不敢走。季孫豐也曾派人到南山別院與她聯係,她都聽從青青之言,故意裝聾作啞,不予回複,可在別院之中,有青青坐鎮,還有晉使趙無憂在側,季孫氏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若是一旦回了魯國,或是離開這些人,她完全不敢想象等待自己的會是怎樣的酷刑。
畢竟,她如今的身份,連個平民都算不上,季孫豐那裏,還有她的身契,一旦拿到她,活活打死,也無人多說半句。